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预控新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4页
1 洗钱犯罪概述第14-54页
    1.1 洗钱犯罪的概念第14-21页
        1.1.1 洗钱犯罪产生的背景第14-16页
        1.1.2 洗钱犯罪涵义第16-21页
    1.2 洗钱犯罪实证分析第21-42页
        1.2.1 洗钱犯罪现状第21-32页
        1.2.2 洗钱犯罪特征第32-38页
        1.2.3 洗钱犯罪的规律第38-42页
    1.3 洗钱犯罪的危害第42-54页
        1.3.1 恣纵特定的犯罪行为第43-45页
        1.3.2 扰乱稳定的金融秩序第45-47页
        1.3.3 破坏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第47-49页
        1.3.4 对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第49-54页
2 洗钱犯罪的方法第54-88页
    2.1 传统洗钱方法第55-70页
        2.1.1 利用现金交易洗钱第55-58页
        2.1.2 利用银行洗钱第58-60页
        2.1.3 综合利用实业与银行洗钱第60-61页
        2.1.4 以国际商品和资本流动为载体洗钱第61-62页
        2.1.5 经由证券、期货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洗钱第62-66页
        2.1.6 经由非金融机构洗钱第66-70页
    2.2 新型洗钱方法第70-75页
        2.2.1 地下钱庄跨境洗钱第70-71页
        2.2.2 预付卡洗钱第71-73页
        2.2.3 利用房地产洗钱第73-75页
    2.3 利用高科技洗钱方式第75-88页
        2.3.1 借助虚拟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交易平台洗钱第75-81页
        2.3.2 信息技术支持下旧有洗钱方式的升级第81-88页
3 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成因第88-106页
    3.1 传统洗钱犯罪的原因第88-92页
        3.1.1 犯罪活动能产生巨大的非法收益第88页
        3.1.2 上游犯罪所产生的非法收益不能合法地消费和流通第88-89页
        3.1.3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过窄第89-92页
        3.1.4 刑法对洗钱犯罪规定的刑事处罚力度不够第92页
    3.2 宏观经济立法与体制层面的原因第92-95页
        3.2.1 反洗钱的立法缺乏系统化第92-93页
        3.2.2 监管组织体系不完善第93-94页
        3.2.3 监管机构配合不协调第94-95页
    3.3 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原因第95-98页
        3.3.1 对外开放及国际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95-96页
        3.3.2 司法实践中贯彻反洗钱措施效率低第96-97页
        3.3.3 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目标错位现象第97-98页
    3.4 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原因第98-106页
        3.4.1 洗钱与反洗钱中的成本收益机制第99-100页
        3.4.2 洗钱与反洗钱中的“外部经济效应”第100-103页
        3.4.3 洗钱与反洗钱机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103-104页
        3.4.4 国际反洗钱机制中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第104-106页
4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制度构建第106-159页
    4.1 宏观经济调控与洗钱犯罪的关联性第106-115页
        4.1.1 宏观经济调控影响洗钱犯罪的经济模型分析第106-113页
        4.1.2 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的手段及其必要性第113-115页
    4.2 传统洗钱犯罪预控模式第115-131页
        4.2.1 完善刑事立法第115-125页
        4.2.2 完善刑事司法第125-131页
    4.3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的新思路第131-159页
        4.3.1 利用宏观经济行政活动改善宏观经济体制层面的漏洞第131-138页
        4.3.2 利用开放性国际合作解决宏观经济政策引致的洗钱犯罪第138-149页
        4.3.3 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措施第149-154页
        4.3.4 完善宏观经济立法第154-159页
5 利用宏观调控解决反洗钱面临的难题第159-175页
    5.1 地下钱庄跨境洗钱问题第159-162页
        5.1.1 加强本外币现钞出入境控制的必要性分析第159页
        5.1.2 美国治理汇兑型地下钱庄路径的启示第159-161页
        5.1.3 运用宏观经济立法加强本外币现钞出入境控制第161-162页
    5.2 预付卡洗钱问题第162-163页
        5.2.1 预付卡市场洗钱风险分析第162-163页
        5.2.2 运用宏观行政调控规制预付卡市场反洗钱建议第163页
    5.3 房地产业洗钱问题第163-169页
        5.3.1 限购政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洗钱犯罪第163-165页
        5.3.2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进一步加强预防和遏制房地产业洗钱犯罪第165-169页
    5.4 电子货币洗钱问题第169-173页
        5.4.1 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提高预控电子货币洗钱的科技含量第169-171页
        5.4.2 宏观经济行政管理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预控作用第171-173页
    5.5 利用网络赌博问题第173-175页
        5.5.1 打击网络赌博的紧迫性第173页
        5.5.2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网络洗钱犯罪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202页
后记第202-204页
附件第204-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客超凡体验的效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司法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