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Black-Scholes模型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 第9页 |
1.2 波动率微笑及曲面动态 | 第9-12页 |
1.3 波动率建模 | 第12-15页 |
1.4 渐进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7 本文框架介绍 | 第19-21页 |
2 随机波动率模型 | 第21-25页 |
2.1 一些著名的随机波动率模型 | 第21-22页 |
2.2 产生波动率微笑的原因 | 第22-23页 |
2.3 波动率微笑动态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局部波动率模型 | 第25-31页 |
3.1 局部波动率函数与隐含波动率的第一种关系 | 第26-28页 |
3.2 局部波动率模型与随机波动率模型的联系 | 第28-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局部波动率模型下期权定价的渐近计算 | 第31-50页 |
4.1 隐含波动率与局部波动率的第二联系 | 第31-32页 |
4.2 隐含波动率近似公式的推导 | 第32-37页 |
4.3 隐含波动率近似公式的应用 | 第37-40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4.5 GCEV的渐近分析 | 第44-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一类局部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期权定价研究 | 第50-66页 |
5.1 模型框架 | 第50-52页 |
5.2 期权定价的渐进计算 | 第52-58页 |
5.3 渐进计算的误差估计 | 第58-60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60-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6 总结 | 第66-69页 |
6.1 已做工作 | 第66-67页 |
6.2 面临的问题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