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氧化物微结构的调变及其在制氧和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论文创新点摘要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5页
    1.1 引言第15-17页
    1.2 钙钛矿材料的结构特点第17-18页
    1.3 混合导体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8-21页
        1.3.1 固相反应法第18页
        1.3.2 共沉淀法第18-19页
        1.3.3 溶胶凝胶法第19页
        1.3.4 水热合成法第19-20页
        1.3.5 其他合成方法第20页
        1.3.6 制备方法对透氧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1.4 混合导体膜的透氧机理和传递方程第21-27页
        1.4.1 混合导体膜的透氧机理第21页
        1.4.2 传递方程第21-27页
    1.5 混合离子电子导体透氧膜材料研究现状第27-34页
        1.5.1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第27-31页
        1.5.2 萤石型复合氧化物第31-33页
        1.5.3 双相混合导体材料第33-34页
    1.6 影响混合导体膜性能的一些关键因素第34-37页
        1.6.1 膜材料的稳定性第35页
        1.6.2 表面改性第35-36页
        1.6.3 膜构型第36-37页
        1.6.4 高温密封第37页
    1.7 规整孔结构氧化铝的研究进展第37-44页
        1.7.1 溶胶凝胶法第38-40页
        1.7.2 电化学方法第40-41页
        1.7.3 铸造法第41-42页
        1.7.4 胶晶模板法第42-44页
    1.8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44-45页
        1.8.1 研究思路第44页
        1.8.2 主要的研究内容第44-45页
第二章 蜂窝状 La_(0.6)Sr_(0.4)Co_(0.2)Fe_(0.8)O_(3)-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氧渗透性能研究第45-60页
    2.1 引言第45-46页
    2.2 实验部分第46-50页
        2.2.1 LSCF 粉体的制备第46-47页
        2.2.2 LSCF 膜片的制备第47页
        2.2.3 蜂窝状 LSCF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47-48页
        2.2.4 透氧性能测试第48-49页
        2.2.5 表征手段第49-5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2.3.1 物相分析第50页
        2.3.2 表面形貌第50-55页
        2.3.3 透氧性能第55-57页
        2.3.4 吹扫气流速对氧渗透速率的影响第57-58页
        2.3.5 讨论第58-59页
    2.4 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贵金属表面修饰的蜂窝状 La_(0.6)Sr_(0.4)Co_(0.2)Fe_(0.8)O_(3)-中空纤维膜氧渗透性能研究..47第60-72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实验部分第61-62页
        3.2.1 蜂窝状 LSCF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61页
        3.2.2 贵金属对 LSCF 中空纤维膜表面修饰第61页
        3.2.3 透氧性能测试第61页
        3.2.4 结构性能表征第61-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1页
        3.3.1 物相分析第62-63页
        3.3.2 表面形貌第63-65页
        3.3.3 透氧性能第65-66页
        3.3.4 吹扫气流速对氧渗透速率的影响第66-68页
        3.3.5 讨论第68-71页
    3.4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Ba0.5Sr0.5Co0.9Nb0.1O3 表面修饰的 La_(0.6)Sr_(0.4)Co_(0.2)Fe_(0.8)O_(3)-中空纤维膜透氧性能研究第72-85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4页
        4.2.1 Ba_(0.5)Sr_(0.5)Co_(0.9)Nb_(0.1)O_(3-)(BSCN)粉体的制备第73页
        4.2.2 BSCN 粉体对 LSCF 中空纤维膜表面修饰第73页
        4.2.3 透氧性能测试第73-74页
        4.2.4 结构性能表征第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4页
        4.3.1 物相分析第74-75页
        4.3.2 表面形貌第75-78页
        4.3.3 透氧性能第78-79页
        4.3.4 吹扫气流速对氧渗透速率的影响第79-81页
        4.3.5 稳定性测试第81页
        4.3.6 讨论第81-84页
    4.4 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高透氧量 Ba_(0.5)Sr_(0.5)Co_(0.8)Fe_(0.2)O_3-中空纤维膜性能研究第85-101页
    5.1 引言第85-86页
    5.2 实验部分第86-88页
        5.2.1 BSCF 粉体的制备第86页
        5.2.2 高透氧量 BSCF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86-87页
        5.2.3 透氧性能测试第87页
        5.2.4 结构性能表征第87-8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8-100页
        5.3.1 物相分析第88-89页
        5.3.2 表面形貌第89-91页
        5.3.3 透氧性能第91-93页
        5.3.4 吹扫气流速对氧渗透速率的影响第93-95页
        5.3.5 稳定性测试第95-96页
        5.3.6 讨论第96-100页
    5.4 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三维有序大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加氢脱硫中的应用第101-119页
    6.1 引言第101-102页
    6.2 实验部分第102-105页
        6.2.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胶晶模板的制备第102-103页
        6.2.2 三维有序大孔(3DOM)氧化铝的制备第103-104页
        6.2.3 DBT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第104页
        6.2.4 结构性能表征第104页
        6.2.5 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评价第104-10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5-117页
        6.3.1 PMMA 微球和胶晶模板表征结果第105-108页
        6.3.2 热稳定性第108-111页
        6.3.3 物相分析第111页
        6.3.4 3DOM 氧化铝的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第111-114页
        6.3.5 催化剂 DBT 加氢脱硫性能评价第114-115页
        6.3.6 讨论第115-117页
    6.4 小结第117-119页
结论第119-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作者简介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髁突肥大软骨组织形态及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下一篇:一类局部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期权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