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土水耦合的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与可靠度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斜拉桥桩-土-水-结构的耦合方法 | 第12-23页 |
1.2.1 桩-土-结构耦合的分析方法 | 第13-20页 |
1.2.2 流固耦合的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1.3 斜拉桥动力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1.4 斜拉桥桩土水耦合的动力可靠度研究必要性 | 第25-2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大跨度斜拉桥桩土耦合方法研究 | 第28-53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土边界模拟 | 第28-33页 |
2.2.1 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29-32页 |
2.2.2 人工边界数值模拟 | 第32-33页 |
2.3 桩-土耦合的处理 | 第33-36页 |
2.3.1 “m”法方法 | 第33-34页 |
2.3.2 桩土接触面法 | 第34-36页 |
2.4 斜拉桥桩土效应数值模拟 | 第36-51页 |
2.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大跨度斜拉桥桩水耦合方法研究 | 第53-67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桩水耦合计算方法 | 第53-59页 |
3.2.1 桩水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53-56页 |
3.2.2 Morison计算方法 | 第56-57页 |
3.2.3 规范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3.2.4 附加质量方法 | 第58-59页 |
3.3 桩土水结构耦合算例 | 第59-66页 |
3.3.1 Morison流固计算 | 第59-61页 |
3.3.2 苏通大桥流固计算 | 第61-66页 |
3.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67-82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 | 第67-68页 |
4.3 地震随机性的描述与处理 | 第68-70页 |
4.4 非平稳地震动加速度功率谱模型 | 第70-72页 |
4.4.1 调制非平稳过程 | 第70-71页 |
4.4.2 均匀调制非平稳过程 | 第71-72页 |
4.5 地震地面运动空间变化效应 | 第72-74页 |
4.5.1 行波效应因子 | 第73页 |
4.5.2 相干函数 | 第73-74页 |
4.6 非平稳随机响应的虚拟激励法 | 第74-77页 |
4.6.1 考虑行波效应 | 第74-76页 |
4.6.2 部分相干情况 | 第76-77页 |
4.7 平稳随机响应的虚拟激励法 | 第77页 |
4.8 虚拟激励法的实现 | 第77-81页 |
4.9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主要影响因素 | 第82-116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桩土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 第82-93页 |
5.3 桩土水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 第93-102页 |
5.4 行波效应对结构响应影响的分析 | 第102-109页 |
5.5 非线性对结构响应影响的分析 | 第109-115页 |
5.6 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大跨度斜拉桥随机地震可靠度 | 第116-139页 |
6.1 引言 | 第116-117页 |
6.2 结构随机可靠度 | 第117-120页 |
6.2.1 结构可靠性分析理论 | 第117-118页 |
6.2.2 结构破坏准则 | 第118页 |
6.2.3 基于首次超越机制的动力可靠度 | 第118-120页 |
6.3 基于二次响应面法的动力可靠度 | 第120-124页 |
6.3.1 基于二次响应面法的动力可靠度理论 | 第120-121页 |
6.3.2 钢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 | 第121-124页 |
6.4 考虑桩土水斜拉桥五种工况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24-138页 |
6.4.1 苏通桥承台固结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24-126页 |
6.4.2 苏通桥桩结构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26-129页 |
6.4.3 苏通桥桩土结构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29-132页 |
6.4.4 苏通桥桩水结构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32-135页 |
6.4.5 苏通桥桩土水结构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35-138页 |
6.5 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9-141页 |
7.1 总结 | 第139-140页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