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抗菌肽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抗菌肽概述 | 第8-9页 |
·抗菌肽的分类和功能特性 | 第9页 |
·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机制 | 第9-10页 |
·抗菌肽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抗菌肽对其他细胞作用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抗菌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2-14页 |
·抗菌肽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真菌抗菌肽Plectasin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Plectasin的结构特征 | 第15页 |
·Plectasin的功能特性 | 第15-16页 |
·Plectasin基因工程表达研究 | 第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34页 |
·材料 | 第18-23页 |
·菌株 | 第18页 |
·质粒 | 第18页 |
·引物及试剂 | 第18-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溶液 | 第21-22页 |
·Tricine-SDS-PAGE蛋白电泳试剂 | 第22页 |
·SDS-PAGE蛋白电泳试剂 | 第22-23页 |
·亲和层析缓冲液 | 第23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34页 |
·天然Plectasin目的基因序列的改造 | 第23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23-24页 |
·对Plectasin目的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24-25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5页 |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25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5-26页 |
·pET32a(+)载体和Plectasin目的基因的双酶切 | 第26页 |
·pET32a(+)载体和Plectasin目的基因双酶切后的纯化 | 第26-27页 |
·pET32a(+)载体和Plectasin目的基因的连接 | 第27页 |
·转化 | 第27-28页 |
·重组表达载体pET32a-PLEC的检测与鉴定 | 第28-29页 |
·重组质粒pET32a-PLEC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29-30页 |
·重组pET32a-PLEC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0页 |
·超声破碎法提取融合蛋白 | 第30-31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31页 |
·BCA蛋白定量 | 第31-32页 |
·融合蛋白的酶切 | 第32页 |
·目的蛋白Plectasin的纯化 | 第32-33页 |
·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Plectasin的抑菌活性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0页 |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40页 |
·pET32a质粒的提取 | 第34页 |
·Plectasin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34-40页 |
·重组质粒pET32a-PLEC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0-41页 |
·重组pET32a-PLEC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1-43页 |
·IPTG最佳诱导浓度的确定 | 第42页 |
·IPTG最佳诱导时间 | 第42-43页 |
·超声破碎提取融合蛋白 | 第43-44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44-47页 |
·融合蛋白的酶切和目的蛋白Plectasin的纯化 | 第47-48页 |
·Plectasin抑菌活性的鉴定 | 第48-50页 |
4 结论 | 第50-51页 |
5 展望 | 第51-5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8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