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系统科学论文--系统工程论文--系统分析论文--系统模型、系统建模论文

参数全局敏感度分析及其在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建模的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9页
        1.1.1 数学模型第12-13页
        1.1.2 确定性动态系统模型第13-14页
        1.1.3 参数敏感度分析第14-17页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1.5 本文中的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模型实例第19页
    1.2 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第19-22页
        1.2.1 计算有效度和计算误差估计第19-21页
        1.2.2 分析策略系统方法第21页
        1.2.3 结果可视化第21-22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 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建模第24-36页
    2.1 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第24-27页
        2.1.1 本文的研究实例第25页
        2.1.2 FSPM简介第25-27页
    2.2 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第27-28页
    2.3 本文的研究实例模型描述第28-33页
        2.3.1 GreenLab简单模型第28-30页
        2.3.2 GL3树模型第30-31页
        2.3.3 碳氮互作用动态生物生理模型(NEMA)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三章 敏感度分析第36-48页
    3.1 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第36-37页
    3.2 敏感度分析中模型的数学定义第37-38页
    3.3 敏感度分析中输入参数的数学刻画第38页
    3.4 敏感度分析几类重要的目标原则第38-40页
    3.5 敏感度分析的基本方法第40-46页
        3.5.1 方法分类第40-41页
        3.5.2 基本方法描述第41-46页
    3.6 敏感度分析实例的基本框架第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一种新的高效全局敏感度系数计算方法第48-62页
    4.1 敏感度系数的计算第48-54页
        4.1.1 Sobol敏感度分析方法第48-49页
        4.1.2 Sobol系数计算方法及Homma-Saltelli(H-S)改进第49-52页
        4.1.3 一种新的Sobol系数计算方法第52-54页
    4.2 Sobol系数的误差估计第54-57页
        4.2.1 标准差,概率差第54-55页
        4.2.2 根据Sobol定义式的误差推导第55-57页
    4.3 计算有效度测试第57-59页
        4.3.1 测试解析方程第57-58页
        4.3.2 误差估计测试第58页
        4.3.3 与H-S方法的对比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敏感度分析策略研究第62-74页
    5.1 概述第62-63页
    5.2 标准回归系数(SRC)方法及非线性评估第63-66页
    5.3 确定性复杂动态系统分析策略第66-72页
        5.3.1 动态模型矢量输出问题的处理第67-70页
        5.3.2 系统分析策略第70-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结果可视化分析第74-118页
    6.1 GreenLab简单模型第74-81页
        6.1.1 局部敏感度分析以及其规范化第74-75页
        6.1.2 标准回归系数第75-77页
        6.1.3 Sobol系数分析第77-80页
        6.1.4 敏感度分析结果对于参数估计的作用第80-81页
    6.2 GL3树模型第81-84页
    6.3 碳氮互作用动态生物生理模型(NEMA)第84-113页
        6.3.1 输出变量AreaGreenTotal分析第85-96页
        6.3.2 输出变量Production分析第96-100页
        6.3.3 输出变量DMgrains分析第100-102页
        6.3.4 输出变量Ngrains分析第102-106页
        6.3.5 输出变量RootNuptake分析第106-111页
        6.3.6 五个输出变量分析的综合比对第111-113页
    6.4 结论及讨论第113-11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5页
    7.1 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第118-123页
        计算有效度和计算误差估计第118-119页
        分析策略系统方法第119-120页
        结果可视化第120-123页
    7.2 下一步的研究目标第123-125页
附录A第125-128页
    变量函数的矩相关推导和结论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7页
本文作者已发表、录用及在审的文章第137-139页
本文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Ce3+/Ce4+为媒质的间接有机电化学合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水稻Fruit-Weight2.2-Like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