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图录 | 第11-13页 |
表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2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 课题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1 数据报文处理系统组成 | 第20-21页 |
1.2.2 报文解析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3 当前研究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23-24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4-28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8-32页 |
第二章 分层式的高速报文解析框架 | 第32-44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分层式的高速报文解析框架设计 | 第33-36页 |
2.2.1 SwitchBricks 框架设计 | 第33-35页 |
2.2.2 框架的数据处理流程 | 第35-36页 |
2.3 高速报文解析模型构建 | 第36-38页 |
2.4 HSPP 模型存储资源分析 | 第38-40页 |
2.4.1 模型存储资源分析 | 第38-39页 |
2.4.2 HSPP 模型时序资源约束 | 第39-40页 |
2.5 HSPP 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40-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面向 IP 转发的高速报文解析方法 | 第44-58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PPAF 方法设计 | 第45-50页 |
3.2.1 转发协议二叉 trie 树 | 第45-48页 |
3.2.2 PPAF 流水线构成 | 第48-50页 |
3.3 存储资源优化的并行映射算法 | 第50-52页 |
3.4 并行节点更新方法 | 第52-53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3.5.1 仿真环境设计 | 第53-54页 |
3.5.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面向 OpenFlow 的高速报文解析方法 | 第58-78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OpenFlow 技术简介 | 第59-61页 |
4.3 PPPA 方法设计 | 第61-69页 |
4.3.1 协议解析多叉 trie 树 | 第62-64页 |
4.3.2 PPPA 硬件流水线组成 | 第64-68页 |
4.3.3 流水线存储空间占用 | 第68-69页 |
4.4 存储资源优化的分段映射算法 | 第69-73页 |
4.4.1 两段划分级的选取 | 第69-70页 |
4.4.2 SNMA 节点映射算法 | 第70-73页 |
4.5 分段流水线节点更新方法 | 第73-74页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面向内容过滤的高速报文解析方法 | 第78-96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BiPPCF 方法设计 | 第79-87页 |
5.2.1 内容提取 trie 树 | 第79-84页 |
5.2.2 BiPPCF 双向流水线组成 | 第84-86页 |
5.2.3 BiPPCF 工作原理 | 第86-87页 |
5.3 存储资源优化的双向映射算法 | 第87-89页 |
5.4 双向节点更新方法 | 第89-90页 |
5.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0-94页 |
5.5.1 BiNMA 算法仿真分析 | 第90-92页 |
5.5.2 BiPPCF 资源性能仿真 | 第92-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6-100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96-98页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8页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2页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