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灌封胶 | 第12-14页 |
1.2.1 环氧树脂 | 第12页 |
1.2.2 改性环氧树脂 | 第12-13页 |
1.2.3 有机硅 | 第13-14页 |
1.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 第14-18页 |
1.3.1 基础聚合物 | 第15页 |
1.3.2 交联剂 | 第15-16页 |
1.3.3 催化剂 | 第16页 |
1.3.4 抑制剂 | 第16-17页 |
1.3.5 增粘剂 | 第17页 |
1.3.6 补强填料 | 第17-18页 |
1.4 导热绝缘有机硅灌封胶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1 导热机理 | 第18页 |
1.4.2 导热填料 | 第18-20页 |
1.5 光学透明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6 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20-22页 |
1.6.1 偶联改性 | 第21页 |
1.6.2 酯化反应改性 | 第21-22页 |
1.6.3 表面接枝改性 | 第22页 |
1.7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5-54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4 测试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52页 |
2.3.1 含氢硅油的活性氢质量分数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活性氢与乙烯基的摩尔比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 铂催化剂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4 抑制剂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不同端乙烯基硅油配比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2.3.6 VMQ 硅树脂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2.3.7 纳米二氧化硅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 第40-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粘接性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性能研究 | 第54-64页 |
3.1 前言 | 第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4-5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3.2.3 粘接性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 | 第55-56页 |
3.2.4 测试表征方法 | 第5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3.3.1 增粘剂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6-58页 |
3.3.2 增粘剂对灌封胶粘接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3.3.3 增粘剂对灌封胶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4 增粘剂对灌封胶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导热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性能研究 | 第64-83页 |
4.1 前言 | 第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64-6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4.2.3 导热透明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 | 第65-66页 |
4.2.4 测试表征方法 | 第66-6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82页 |
4.3.1 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67-69页 |
4.3.2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3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4.3.4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74-75页 |
4.3.5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6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9页 |
4.3.7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8 纳米粒子对灌封胶粘度和折射率的影响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件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