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免疫学检验论文

基于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我国CK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第3-6页
图表清单第6-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前言第14-17页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2章 酶法Cr试剂和免疫透射比浊法Cys C试剂的分析性能评价第18-53页
    2.1 酶法Cr试剂的分析性能评价第18-42页
        2.1.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2 结果第22-39页
        2.1.3 讨论第39-42页
    2.2 免疫透射比浊法Cys C试剂分析性能评价第42-52页
        2.2.1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2.2.2 结果第44-50页
        2.2.3 讨论第50-52页
    2.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不同Cr和Cys C检测方法及系统对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的影响第53-86页
    3.1 对象与方法第53-56页
        3.1.1 对象第53页
        3.1.2 双血浆法~(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rGFR第53-54页
        3.1.3 SCr和Cys C测定第54页
        3.1.4 各方程eGFR的计算第54-56页
        3.1.5 统计学分析第56页
    3.2 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不同Cr、Cys C检测系统结果分析第56-57页
        3.2.1 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CKD病因和分期第56-57页
        3.2.2 不同Cr检测系统测定结果比较第57页
        3.2.3 不同Cys C检测系统测定结果比较第57页
    3.3 不同Cr检测方法及系统对基于Cr的GFR评估方程的影响第57-70页
        3.3.1 将不同Cr检测系统结果代入各Cr-GFR方程计算eGFR并与rGFR比较第57-59页
        3.3.2 绘制Bland-Altman图比较各Cr-GFR方程eGFR与rGFR的偏差第59-66页
        3.3.3 各Cr-GFR方程准确度(P_(30))比较第66-67页
        3.3.4 各Cr-GFR方程计算eGFR对CKD分期正确性比较第67-69页
        3.3.5 各Cr-GFR方程在肾功能不同分期中的适用性第69-70页
    3.4 不同Cys C检测方法和系统结果对Cys C-GFR评估方程的影响第70-82页
        3.4.1 各Cys C-GFR方程应用不同Cys C检测系统结果计算的eGFR与rGFR比较第70-72页
        3.4.2 各Cys C-GFR方程eGFR与rGFR准确度比较第72-74页
        3.4.3 绘制Bland-Altman图比较各CysC-GFR方程eGFR与rGFR偏差第74-80页
        3.4.4 各Cys C-GFR方程计算的eGFR对CKD分期正确性比较第80-82页
    3.5 讨论第82-84页
    3.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4章 基于Cr和Cys C的CKD-EPI方程对我国CKD患者的适用性研究第86-96页
    4.1 对象与方法第86-88页
        4.1.1 对象第86-87页
        4.1.2 rGFR的测定第87页
        4.1.3 SCr和Cys C测定第87页
        4.1.4 各CKD-EPI方程eGFR的计算第87-88页
        4.1.5 统计学分析第88页
    4.2 结果第88-94页
        4.2.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第88页
        4.2.2 各评估方程eGFR与rGFR比较第88-89页
        4.2.3 绘制Bland-Altman图并比较各方程eGFR与rGFR偏差第89-90页
        4.2.4 各评估方程eGFR与rGFR的准确度比较第90-92页
        4.2.5 评估方程eGFR与rGFR在CKD各期分期正确率比较第92-93页
        4.2.6 各评估方程eGFR与rGFR判断肾功能是否异常的—致率比较第93页
        4.2.7 净重新分期正确率第93-94页
    4.3 讨论第94-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基于我国CKD人群的酶法Cr和Cys C的方程的建立与验证第96-106页
    5.1 对象与方法第96-97页
        5.1.1 研究对象第96页
        5.1.2 方法第96页
        5.1.3 新方程的开发及验证第96-97页
        5.1.4 统计分析第97页
    5.2 结果第97-104页
        5.2.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第97-98页
        5.2.2 方程改良和开发结果第98-99页
        5.2.3 新方程的验证第99-104页
        5.2.4 综合所有数据重新拟和方程第104页
    5.3 讨论第104-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6章 结论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论文综述第112-126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发表文章第127-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肝靶向糖基配体的两亲性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和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产性粉尘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