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际工程咨询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监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总承包模式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2.1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1 项目管理的发展 | 第16页 |
2.1.2 项目管理内容 | 第16-17页 |
2.1.3 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17页 |
2.1.4 项目的寿命周期工作任务 | 第17-18页 |
2.1.5 组织结构模式 | 第18-19页 |
2.1.6 组织的分工 | 第19页 |
2.1.7 工作流程组织 | 第19-20页 |
2.2 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2.1 总承包模式 | 第20-21页 |
2.2.2 工程监理制度和工程监理工作内容 | 第21-22页 |
2.2.3 工程监理的目标控制 | 第22-23页 |
2.2.4 总承包模式对监理的要求 | 第23-24页 |
2.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第24-28页 |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概述 | 第24-25页 |
2.3.2 K-PMMM模型 | 第25-26页 |
2.3.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 | 第26-28页 |
3 Y 工程咨询公司应对总承包模式监理现状分析 | 第28-46页 |
3.1 Y公司概况 | 第28-29页 |
3.1.1 公司现状 | 第28页 |
3.1.2 公司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 第28-29页 |
3.1.3 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 第29页 |
3.2 Y公司监理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 | 第29-40页 |
3.2.1 评价的主体内容和对象 | 第30-31页 |
3.2.2 评价过程问卷设计 | 第31-35页 |
3.2.3 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3.2.4 评价结果 | 第38-40页 |
3.3 总承包模式下公司监理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3.3.1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监理组织面临的问题 | 第41页 |
3.3.2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监理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 第41-43页 |
3.4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监理实施的影响因素与难点 | 第43-46页 |
3.4.1 监理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3.4.2 监理实施难点 | 第45-46页 |
4 Y工程咨询公司应对总承包模式的监理对策 | 第46-59页 |
4.1 针对总承包项目调整Y公司监理组织模式 | 第46-50页 |
4.1.1 改变组织机构形式 | 第46-47页 |
4.1.2 明确各级监理组织的职责范围 | 第47-49页 |
4.1.3 加强监理组织人员培训,明确岗位职责 | 第49-50页 |
4.2 针对总承包项目特点开展风险控制 | 第50-53页 |
4.2.1. 风险识别 | 第50-51页 |
4.2.2 风险评价 | 第51-52页 |
4.2.3 风险管理对策 | 第52-53页 |
4.3 针对总承包单位进行费用控制 | 第53-56页 |
4.3.1 工程费用监理工作目标 | 第53页 |
4.3.2 工程费用监理工作内容 | 第53页 |
4.3.3 工程费用监理工作程序 | 第53-56页 |
4.4 针对总承包参建方开展监理统筹与协调 | 第56-59页 |
4.4.1 明确工程监理程序 | 第56页 |
4.4.2 明确工程监理表格 | 第56-57页 |
4.4.3 明确工程监理记录 | 第57页 |
4.4.4 明确监理文件编制格式 | 第57页 |
4.4.5 明确监理竣工资料编制 | 第57页 |
4.4.6 与相关单位的协调 | 第57-59页 |
5 Y公司监理组织应对总承包模式对策的保障措施 | 第59-64页 |
5.1 制定保障措施的目的及解决的问题 | 第59页 |
5.1.1 制定目的 | 第59页 |
5.1.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59页 |
5.2 技术措施 | 第59-61页 |
5.2.1 严格制定、审核相关技术文件 | 第60页 |
5.2.2 采用科学的检查和管理手段确保工程质量 | 第60页 |
5.2.3 明确工程变更内容及范围 | 第60-61页 |
5.3 组织措施 | 第61-62页 |
5.3.1 加强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 | 第61页 |
5.3.2 细化项目监理部职责及内控制度 | 第61-62页 |
5.4 经济措施 | 第62页 |
5.4.1 对费用管理做好事前控制 | 第62页 |
5.4.2 采取奖惩结合的方式 | 第62页 |
5.5 合同措施 | 第62-64页 |
5.5.1 控制设计变更造成的费用增加 | 第62-63页 |
5.5.2 公正处理工程索赔 | 第63页 |
5.5.3 重视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管理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