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第13-21页 |
1.2.1 国内关于替代率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2 国外关于替代率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2-23页 |
第2章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31页 |
2.1 几个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1.1 基本养老保险 | 第23页 |
2.1.2 替代率 | 第23页 |
2.1.3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 | 第23-26页 |
2.2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2.1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 | 第26-2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8页 |
2.3 事业单位合意替代率的基本原则 | 第28-31页 |
2.3.1 合意替代率要与基本养老保险目标相一致 | 第28-29页 |
2.3.2 合意替代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 第29页 |
2.3.3 合意替代率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 第29页 |
2.3.4 合意替代率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 第29-31页 |
第3章 广东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的实证分析 | 第31-37页 |
3.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 第31-32页 |
3.2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的测算 | 第32-37页 |
3.2.1 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测算 | 第32-35页 |
3.2.2 合意替代率的测算 | 第35-37页 |
第4章 广东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与现行替代率的差异 | 第37-49页 |
4.1 广东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现状 | 第37-39页 |
4.2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与现行替代率的制度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4.3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现行替代率的测算 | 第40-44页 |
4.4 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与现行替代率的差异 | 第44-46页 |
4.4.1 总量差异 | 第44-45页 |
4.4.2 结构差异 | 第45-46页 |
4.5 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与现行替代率差异所产生的问题 | 第46-49页 |
4.5.1 现行替代率水平过高 | 第46-47页 |
4.5.2 现行替代率结构不合理 | 第47-49页 |
第5章 对广东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优化 | 第49-61页 |
5.1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方案 | 第49-55页 |
5.1.1 过渡性系数优化调整 | 第49-50页 |
5.1.2 个人账户缴费率和投资收益率优化调整 | 第50-51页 |
5.1.3 缴费年限优化调整 | 第51-53页 |
5.1.4 优化方案拟定 | 第53-54页 |
5.1.5 优化方案对退休职工的福利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5.2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方案的衔接配套措施 | 第55-60页 |
5.2.1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需要发展“中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机制 | 第56-57页 |
5.2.2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需要加强国家财政投入 | 第57-58页 |
5.2.3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需要与利益相关者相互衔接 | 第58-59页 |
5.2.4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优化需要与事业单位相关改革相互衔接 | 第59-60页 |
5.3 完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其它措施 | 第60-61页 |
5.3.1 转变职工养老保障意识 | 第60页 |
5.3.2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法规 | 第60-61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