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公路论文--汽车论文

中国道路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CO2排放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6页
        1.1.1 中国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第9-12页
        1.1.2 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第12-13页
        1.1.3 机动车节能减排政策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第16-21页
        1.2.1 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因子模拟第16-19页
        1.2.2 机动车排放清单研究第19-20页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效益评估的研究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5页
第2章 建立机动车污染物与CO_2排放控制效益评估系统第25-55页
    2.1 机动车污染物与CO_2排放控制效益评估方法第25-26页
    2.2 现状排放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26-49页
        2.2.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第28-31页
        2.2.2 车辆活动水平第31-33页
        2.2.3 污染物排放因子第33-45页
        2.2.4 CO_2排放因子第45-49页
    2.3 中国机动车排放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实现第49-54页
        2.3.1 中国城市机动车排放模型的开发第49-51页
        2.3.2 中国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决策模型的开发与实现第51-53页
        2.3.3 模型开发及技术实现第53-54页
    2.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中国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CO_2的历史排放趋势及减排效益分析第55-77页
    3.1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第55-68页
        3.1.1 排放现状分析第55-59页
        3.1.2 历史趋势分析第59-63页
        3.1.3 污染物排放的地区分布特征第63-68页
    3.2 中国机动车CO_2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分析第68-71页
        3.2.1 CO_2排放特征及燃油消耗分析第68-69页
        3.2.2 CO_2排放历史趋势分析第69-71页
    3.3 历史减排措施的效益评估分析第71-75页
        3.3.1 全国历史减排措施效益评估第71-72页
        3.3.2 北京历史减排措施效益评估第72-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中国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CO_2排放的未来趋势分析第77-101页
    4.1 中国机动车未来多情景设定第77-90页
        4.1.1 保有量预测分析第77-81页
        4.1.2 单车排放水平预测第81-85页
        4.1.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第85-90页
    4.2 多情景下的未来排放趋势分析第90-97页
        4.2.1 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第90-96页
        4.2.2 CO_2排放趋势分析第96-97页
    4.3 重点控制地区的未来趋势分析第97-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5章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和CO_2排放协同控制的最优化研究第101-120页
    5.1 机动车排放协同控制优化方法第101-102页
    5.2 典型车队的污染物与CO_2排放协同控制的技术途径第102-109页
        5.2.1 轻型车队的燃油经济性潜力与技术成本分析第102-104页
        5.2.2 污染物减排与CO_2排放的协同技术最优化第104-109页
    5.3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及CO_2排放协同控制评估分析第109-116页
        5.3.1 中国不同地区的排放控制重点第109-113页
        5.3.2 中国各地区机动车污染物与CO_2排放协同控制分析第113-116页
    5.4 我国未来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CO_2排放协同控制的技术途径与控制策略第116-118页
    5.5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20-124页
    6.1 结论第120-122页
    6.2 建议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重组发光细菌的重金属生物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元羧酸棉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