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3 株南极海洋石油烃低温降解菌(Shewanella sp.NJ49、Pseudoalteromonas sp.NJ289和Planococus sp.NJ41)基因组学及比较研究

致谢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40页
    1.1 研究背景简介第15-39页
        1.1.1 海洋石油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第15-17页
        1.1.2 降解菌的分子生物学及降解机制研究第17-21页
        1.1.3 降解菌的基因组学研究第21-24页
        1.1.4 极地低温降解菌第24-27页
        1.1.5 希瓦氏菌、假交替单胞菌、动性球菌全基因组状况第27-39页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39-40页
第二章 Shewanella sp. NJ49、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和Planococcus sp. NJ41基因组测序第40-54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40-43页
        2.1.1 菌株第40页
        2.1.2 基因组DNA的制备第40页
        2.1.3 基因组测序策略第40-41页
        2.1.4 质控统计第41-42页
        2.1.5 基因组序列拼装与分析第42-43页
    2.2 Shewanella sp. NJ49测序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2.2.1 原始数据处理第43页
        2.2.2 数据质控第43-45页
        2.2.3 基因组序列拼装与分析第45-46页
    2.3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基因组测序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2.3.1 质控分析第46-49页
        2.3.2 基因组拼装效果评价第49页
    2.4 Planococcus sp. NJ41测序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2.4.1 原始数据预处理第49-51页
        2.4.2 质控统计第51-53页
    2.5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Shewanella sp. NJ49、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和Planococcus sp. NJ41基因组数据分析第54-10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4-58页
        3.1.1 基因预測第54页
        3.1.2 t RNA和r RNA预测第54页
        3.1.3 CRISPRs预测第54-55页
        3.1.4 前噬菌体预测第55页
        3.1.5 蛋白编码基因的亚细胞定位预测第55-56页
        3.1.6 蛋白编码基因功能注释第56-58页
        3.1.7 基因岛预测第5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8-98页
        3.2.1 Shewanella sp. NJ49基因组结果分析第58-69页
        3.2.2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基因组初步分析第69-84页
        3.2.3 Planococcus sp. NJ41基因组初步分析第84-98页
    3.3 小结第98-101页
第四章 Shewanella sp. NJ49、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和Planococcus sp. NJ41极端环境适应机制比较分析第101-12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10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101-124页
        4.2.1 3株细菌的低温适应机制分析第101-108页
        4.2.2 3株细菌的抗辐射适应机制分析第108-112页
        4.2.3 3株细菌的耐盐适应机制分析第112-117页
        4.2.4 3株细菌的异源物质代谢机制分析第117-124页
    4.3 小结第124-126页
第五章 Shewanella sp. NJ49、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和Planococcus sp. NJ41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126-15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26-128页
        5.1.1 系统发育分析第126页
        5.1.2 共线性分析第126-127页
        5.1.3 基因家族分析第127页
        5.1.4 次级代谢产物分析第127-12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128-148页
        5.2.1 Shewanella NJ49的比较基因组结果第128-137页
        5.2.2 Pseudoalteromonas sp. NJ289的比较基因组结果第137-144页
        5.2.3 Planococcus sp. NJ41的比较基因组学结果第144-148页
    5.3 小结第148-151页
总结论第151-153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151-152页
    2 不足与展望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9页
课题资助第159页
作者简历第159-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项目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溪河流域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及河岸带对氮的削减效应
下一篇:中国海洋红藻分子系统发育初步分析及石花菜目的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