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对叶锈病的生物化学抗性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杨树与叶锈病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落叶松杨栅锈菌的致病性分化 | 第11-12页 |
| ·杨树叶锈病侵染的过程 | 第12页 |
| ·杨树叶组织结构与叶锈菌侵染的关系 | 第12-13页 |
| ·杨树叶锈病寄主抗病性测定 | 第13-15页 |
| ·植物的生理生化抗病性 | 第15-19页 |
| ·活性氧爆与寄主抗病性关系 | 第15-16页 |
| ·抗氧化酶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16-18页 |
| ·植物抗病相关酶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植物的组织抗病性 | 第19-21页 |
| ·木质素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19-20页 |
|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0-21页 |
| ·过敏性坏死反应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1页 |
|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 ·锈菌菌系 | 第23页 |
| ·杨树寄主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 ·杨树的培育 | 第23页 |
| ·锈菌接种 | 第23-24页 |
| ·试材取样 | 第24页 |
| ·反应型测定 | 第24页 |
|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第25页 |
|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26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 第26页 |
|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 ·木质素染色观察 | 第26-27页 |
| ·细胞核的荧光显微观察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 ·寄主反应型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ROS 产生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29-44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0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H202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CAT 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PAL 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锈菌对杨树不同品种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 ·锈菌对不同品种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7页 |
| ·细胞核荧光染色结果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ROS 爆发与杨树抗病性的关系 | 第50页 |
| ·抗氧化酶与杨树抗病性的关系 | 第50页 |
| ·PAL、几丁质酶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50-51页 |
| ·木质素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51页 |
| ·HR、PCD 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