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恐怖活动犯罪预备犯研究--以刑法第120条之二、之三为对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8-10页
第1章 恐怖活动预备犯处罚根据第10-20页
    1.1 预备犯处罚的一般根据第10-14页
        1.1.1 预备犯处罚理论概述第10-11页
        1.1.2 主观主义的立场第11页
        1.1.3 客观主义的立场第11-14页
    1.2 恐怖活动预备犯的特别根据第14-17页
        1.2.1 恐怖犯罪的特殊性第14-15页
        1.2.2 风险刑法理论第15-17页
    1.3 恐怖活动预备犯处罚根据的合理界定第17-20页
        1.3.1 警惕风险刑法理论的风险第17-18页
        1.3.2 坚持客观主义立场第18-20页
第2章 刑法第120条之二、之三的违法性判断第20-28页
    2.1 违法判断的要素第20-23页
        2.1.1 结果犯的违法要素判断第21-22页
        2.1.2 预备犯的违法性判断第22-23页
    2.2 恐怖犯罪预备犯的违法性判断第23-28页
        2.2.1 预备行为的判断第23-24页
        2.2.2 恐怖犯罪等特定目的的判断第24-28页
第3章 刑法第120条之二、之三的责任判断第28-30页
    3.1 责任要素概述第28页
    3.2 恐怖犯罪预备犯的责任判断第28-30页
        3.2.1 责任形式判断第28-29页
        3.2.2 违法性认识问题第29-30页
第4章 恐怖活动预备犯与其他犯罪的竞合及处理第30-34页
    4.1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及处理第30-32页
        4.1.1 对刑法120条之二第二款的理解第30-31页
        4.1.2 与涉及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第31页
        4.1.3 与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品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竞合第31页
        4.1.4 对参加恐怖活动罪的竞合第31-32页
    4.2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与煽动恐怖活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及处理第32-34页
        4.2.1 与相关恐怖活动教唆犯的竞合第32页
        4.2.2 与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竞合第32-34页
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4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研究
下一篇:网络“传播型”犯罪司法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