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 第13页 |
1.1.2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3-14页 |
1.1.3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14页 |
1.1.4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 | 第14-15页 |
1.2 水体中气体释放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水体中主要气体释放规律 | 第17-20页 |
1.3.1 氮气、氧化亚氮气体释放规律 | 第17-18页 |
1.3.2 水体中二氧化碳气体释放规律 | 第18-19页 |
1.3.3 水体中甲烷气体释放规律 | 第19页 |
1.3.4 水体中氧气释放规律 | 第19-20页 |
1.4 水体脱氮释放气体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4.1 水体中脱氮释放气体机制 | 第20-21页 |
1.4.2 水体脱氮释放气体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活污水塘水体中气体分层释放规律研究 | 第27-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1.1 试验地点 | 第27-28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2.1.3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9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2.2.1 监测期间环境因子变化趋势 | 第29-32页 |
2.2.2 监测期间营养盐变化趋势 | 第32-35页 |
2.2.3 富营养化水体中气体分层释放规律 | 第35-40页 |
2.2.4 气体释放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比较 | 第40-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城市污水对水体N_2O、N_2和O_2释放的影响 | 第43-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3.1.1 实验地点 | 第44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3.1.4 样品分析方法 | 第45页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5页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3.2.1 净化试验中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变化趋势 | 第45-49页 |
3.2.2 水体净化过程中气体释放特征 | 第49-50页 |
3.2.3 水体净化过程中气体释放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3.3 讨论 | 第51-53页 |
3.3.1 微生物菌剂净化水体对气体释放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2 微生物菌剂-水生植物联合净化水体对气体释放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夏季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气体释放规律研究 | 第55-6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4.1.1 试验地点 | 第56-57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57-58页 |
4.1.3 样品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9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4.2.1 水体中理化指标分析 | 第59-61页 |
4.2.2 水体中氮气、氧气、氧化亚氮气体释放通量比较 | 第61页 |
4.2.3 水体中CO_2、CH_4释放通量比较 | 第61-64页 |
4.2.4 气体释放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比较 | 第64页 |
4.3 讨论 | 第64-66页 |
4.3.1 氮气、氧化亚氮、氧气气体释放规律 | 第64-65页 |
4.3.2 甲烷、二氧化碳释放规律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7-7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5.2 研究创新 | 第69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