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过渡金属钴改性板钛矿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概述第10-11页
    1.2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概述第11-14页
        1.2.1 异丙醇(IPA)的性质第12-13页
        1.2.2 异丙醇(IPA)的危害及光催化降解过程第13-14页
    1.3 板钛矿TiO_2的结构特征与光催化机理第14-16页
        1.3.1 板钛矿TiO_2的结构及性质第14-15页
        1.3.2 板钛矿TiO_2的光催化机理第15-16页
    1.4 板钛矿TiO_2的制备方法第16-19页
        1.4.1 热分解法第17页
        1.4.2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1.4.3 溶剂热法第18页
        1.4.4 水热法第18-19页
    1.5 板钛矿TiO_2应用前景及面临的问题第19-21页
        1.5.1 板钛矿TiO_2应用前景第20-21页
        1.5.2 板钛矿TiO_2面临的问题第21页
    1.6 板钛矿TiO_2的改性研究第21-23页
        1.6.1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第21-22页
        1.6.2 其他掺杂第22-23页
    1.7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7.1 课题研究意义第23-24页
        1.7.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技术路线与分析方法第25-35页
    2.1 实验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第25-26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7页
        2.2.1 实验试剂第26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3 材料制备第27-28页
        2.3.1 实验准备第27-28页
        2.3.2 Co掺杂板钛矿TiO_2纳米片的制备第28页
    2.4 测试表征第28-31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29页
        2.4.2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spectra)第29页
        2.4.3 扫描电镜(SEM)第29页
        2.4.4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 )和X射线衍射(EDX)第29-30页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0页
        2.4.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DRS)第30页
        2.4.7 荧光光谱分析(PL)第30-31页
        2.4.8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31页
        2.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1页
    2.5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1-32页
    2.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5页
        2.6.1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3页
        2.6.2 瞬态光电流测试第33页
        2.6.3 莫特肖特基曲线测试第33-34页
        2.6.4 电流-电压曲线测试第34-35页
第3章 Co改性板钛矿TiO_2的制备研究第35-51页
    3.1 实验部分第36-37页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页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37页
        3.1.3 Co改性板钛矿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7页
    3.2 CO-TiO_2材料表征与分析第37-50页
        3.2.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7-39页
        3.2.2 拉曼散射分析第39-40页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0-42页
        3.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2-43页
        3.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43-44页
        3.2.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第44-46页
        3.2.7 荧光光谱分析第46页
        3.2.8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第46-48页
        3.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8-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Co改性板钛矿TiO_2的性能研究第51-61页
    4.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2页
        4.1.3 Co-TiO_2/FTO电极的制备第52页
    4.2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52-56页
        4.2.1 不同Co掺杂量的影响第52-53页
        4.2.2 不同IPA气体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3-54页
        4.2.3 不同光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第54-55页
        4.2.4 Co的掺杂增强机理第55-56页
    4.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6-60页
        4.3.1 化学阻抗测试第56-57页
        4.3.2 莫特肖特基曲线测试第57-58页
        4.3.3 瞬态光电流曲线测试第58-59页
        4.3.4 电流-电压曲线测试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质子导体器件的电极与界面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波微扰理论的溶液浓度测量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