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沉积物物源示踪方法 | 第9-13页 |
1.1.1 粒度分析 | 第9-10页 |
1.1.2 元素地球化学 | 第10-13页 |
1.2 南海北部陆架区沉积环境及物源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沉积环境 | 第13-14页 |
1.2.2 海南岛以东的南海北部陆架区物源状况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2页 |
2.1 大陆架概况 | 第17页 |
2.2 流系 | 第17-18页 |
2.3 陆架沉积物分布 | 第18-20页 |
2.4 主要入海河流 | 第20页 |
2.5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海平面演化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22-23页 |
3.1.1 表层样品 | 第22页 |
3.1.2 柱状样品 | 第22-23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3.2.1 粒度 | 第23页 |
3.2.2 元素地球化学 | 第23-26页 |
3.2.3 重矿物 | 第26-27页 |
3.2.4 AMS14C年代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 第28-52页 |
4.1 粒度特征 | 第28-34页 |
4.1.1 沉积物类型 | 第28-29页 |
4.1.2 粒度组成及参数 | 第29-33页 |
4.1.3 粒级分布 | 第33-34页 |
4.2 表层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第34-42页 |
4.2.1 元素含量 | 第34-36页 |
4.2.2 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4.2.3 地球化学分区 | 第38-39页 |
4.2.4 物质来源 | 第39-42页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 第42-52页 |
4.3.1 含量 | 第42-44页 |
4.3.2 主要参数及分布特征 | 第44-47页 |
4.3.3 REE标准化配分模式及特点 | 第47-49页 |
4.3.4 稀土元素组成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4.3.5 物质来源 | 第50-52页 |
第五章 中全新世以来琼东南陆架区柱状沉积物特征及来源 | 第52-69页 |
5.1 粒度参数及频率分布曲线 | 第52-53页 |
5.2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 第53-55页 |
5.2.1 同位素组成 | 第53-55页 |
5.2.2 物质来源 | 第55页 |
5.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 | 第55-60页 |
5.3.1 元素含量 | 第55-56页 |
5.3.2 元素垂向变化 | 第56页 |
5.3.3 常量元素对物源的指示 | 第56-60页 |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第60-67页 |
5.4.1 组成及参数特征 | 第61-62页 |
5.4.2 REE标准化配分模式 | 第62-63页 |
5.4.3 REE组成的制约因素 | 第63-66页 |
5.4.4 物质来源 | 第66-67页 |
5.5 输运机制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4页 |
附录 | 第84-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