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5-23页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6页 |
2.2 父母、婴儿基本信息及生物样本采集 | 第16-17页 |
2.2.1 问卷调查 | 第16页 |
2.2.2 体格检查 | 第16页 |
2.2.3 生物样本采集及处理 | 第16页 |
2.2.4 伦理学审查 | 第16-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8页 |
2.3.3 基因组DNA的亚硫酸盐处理 | 第18-19页 |
2.3.4 目的基因的筛选 | 第19页 |
2.3.5 GPR61基因甲基化率测定 | 第19-22页 |
2.3.6 大气污染物资料的收集 | 第22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33页 |
3.1 人群基本信息及大气监测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3.1.1 新生儿与父母基本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3.1.2 孕期大气污染物基本资料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3.2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及目的基因筛选 | 第26-27页 |
3.3 母婴甲基化关联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3.4 遗传及环境因素对新生儿GPR6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4.1 母婴之间 GPR61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的关系 | 第28-29页 |
3.4.2 新生儿GRP6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的关系 | 第29-30页 |
3.5 遗传及环境因素对新生儿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0-33页 |
3.5.1 新生儿形态特征与父母形态特征及GPR61甲基化的关系 | 第30-31页 |
3.5.2 新生儿形态特征与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的关系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40页 |
4.1 胎儿 DNA 甲基化与遗传及孕期环境暴露因素的关系 | 第33-35页 |
4.1.1 母婴GPR6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 | 第34-35页 |
4.1.2 新生儿 GPR61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的关系 | 第35页 |
4.2 新生儿形态特征与遗传及孕期环境暴露的关系 | 第35-38页 |
4.2.1 新生儿形态特征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 第35-36页 |
4.2.2 新生儿形态特征与孕期大气污染物暴露的关系 | 第36-38页 |
4.3 GPR6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新生儿形态特征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综述 | 第48-67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