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模型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5页 |
2.1 气象水文 | 第15-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8-19页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4页 |
2.4.1 地下水类型 | 第19-21页 |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第21-23页 |
2.4.3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 第23-24页 |
2.5 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水资源利用规划 | 第24-25页 |
第3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第25-42页 |
3.1 模拟软件选择 | 第25-26页 |
3.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26-28页 |
3.2.1 边界条件和源汇项概化 | 第26-27页 |
3.2.2 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流概化 | 第27页 |
3.2.3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第27-28页 |
3.3 地下水流模拟模型 | 第28-32页 |
3.3.1 地下水流运移数学模型 | 第29页 |
3.3.2 网格剖分 | 第29-30页 |
3.3.3 模型转换 | 第30页 |
3.3.4 模型识别 | 第30-32页 |
3.4 特征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 第32-42页 |
3.4.1 溶质运移模型 | 第32-34页 |
3.4.2 源强设定 | 第34-35页 |
3.4.3 特征污染物模拟操作过程 | 第35-36页 |
3.4.4 特征污染物运移模拟结果 | 第36-41页 |
3.4.5 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第4章 源强处理方式及含水层垂向剖分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2-56页 |
4.1 源强处理方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2-49页 |
4.1.1 源强处理方式 | 第42页 |
4.1.2 源强计算 | 第42-45页 |
4.1.3 预测结果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4.2 含水层垂向剖分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9-56页 |
4.2.1 含水层垂向剖分 | 第49页 |
4.2.2 预测结果影响分析 | 第49-56页 |
第5章 地下水污染应急控制方案设计 | 第56-61页 |
5.1 泄漏污染物的危害 | 第56页 |
5.2 污染控制方案 | 第56-61页 |
第6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6.2 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