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0 前言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19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概念框架 | 第20-21页 |
·国际社会对合作社概念的界定 | 第20页 |
·我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 | 第20-2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第21-2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依据 | 第22-26页 |
·提高现有制度框架下的潜在利润的需要 | 第23-24页 |
·土地规模经营的需要 | 第24-25页 |
·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 | 第25页 |
·降低道德风险的需要 | 第25-26页 |
·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第27-40页 |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第27-33页 |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第27-29页 |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第29-32页 |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府支持比较 | 第32-33页 |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分析 | 第33-37页 |
·立法保护 | 第33-34页 |
·推动组建 | 第34-35页 |
·政策优惠 | 第35页 |
·金融支持 | 第35-36页 |
·监督管理 | 第36页 |
·业务指导与人员培训 | 第36-37页 |
·国外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启示 | 第37-40页 |
·政府应当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 第37-38页 |
·根据国情选择适宜的政府支持路径 | 第38页 |
·构建统一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 | 第38-40页 |
3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府支持 | 第40-50页 |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40-42页 |
·诸城市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42-43页 |
·诸城市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 | 第43-48页 |
·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 第43页 |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 | 第43-44页 |
·通过农村社区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搭建全新的服务平台 | 第44页 |
·通过组织创新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 第44-45页 |
·建立联合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 第45-46页 |
·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运行机制 | 第46页 |
·不断加强合作组织领办者的能力建设 | 第46-47页 |
·通过区域化布局形成有利于合作组织发育成长的产业基础 | 第47-48页 |
·诸城市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绩效分析 | 第48-50页 |
4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缺陷 | 第50-57页 |
·政府扶持政策的偏好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50-52页 |
·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 | 第50-51页 |
·政策扶持有所“偏好” | 第51-52页 |
·促进合作的非正式规则缺失 | 第52页 |
·政府扶持政策的操可作性不强 | 第52-54页 |
·管理体制不顺 | 第52-53页 |
·政策导向不清晰 | 第53页 |
·扶持政策的有限性 | 第53-54页 |
·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 第54-57页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54-55页 |
·市场体制不健全 | 第55页 |
·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 第55页 |
·金融部门支持不力 | 第55-57页 |
5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建议 | 第57-65页 |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原则 | 第57-58页 |
·不突破现有农村经营体制的原则 | 第57页 |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 | 第57页 |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组织原则 | 第57-58页 |
·以农民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原则 | 第58页 |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支持的措施 | 第58-65页 |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 第58-59页 |
·建立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 | 第59-61页 |
·以农村社区为载体搭建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 第61-62页 |
·坚持“分化、规范、提高”的发展思路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