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页 |
1.2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源侧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8页 |
1.2.1 人工冷源 | 第16页 |
1.2.2 天然冷源利用 | 第16-18页 |
1.3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8页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 第21-33页 |
2.1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简介 | 第21-22页 |
2.2 系统原理 | 第22-23页 |
2.2.1 土壤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原理 | 第22页 |
2.2.2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的原理 | 第22-23页 |
2.3 基于土壤源显热处理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 | 第23-30页 |
2.3.1 空调系统设计 | 第23-27页 |
2.3.2 基于土壤显热处理的地埋管系统设计 | 第27-30页 |
2.4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中的热平衡 | 第30-31页 |
2.5 系统应用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ANSYS的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源侧分析 | 第33-55页 |
3.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3.2 竖直埋管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3.2.1 ANSYS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2.2 ANSYS热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3.2.3 ANSYS热分析的步骤 | 第36页 |
3.2.4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3.2.5 模型求解方法 | 第37-38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38-45页 |
3.3.1 试验井测试 | 第38-40页 |
3.3.2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3.3.3 模拟对比 | 第41-45页 |
3.4 地埋管换热性能分析 | 第45-50页 |
3.4.1 不同地埋管进出水温度的换热性能 | 第45-46页 |
3.4.2 管群运行时钻孔换热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3.4.3 不同负荷特性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4 钻孔换热能力的确定 | 第49-50页 |
3.5 单U管周围土壤温度场模拟 | 第50-54页 |
3.5.1 单U管运行时周围土壤温度场变化 | 第50页 |
3.5.2 不同负荷特性下的温度场变化 | 第50-52页 |
3.5.3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中的温度场变化 | 第52-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源侧运行控制策略优化 | 第55-61页 |
4.1 地埋管直接供冷系统换热能力的确定 | 第55页 |
4.2 辅助冷却塔的运行控制 | 第55-56页 |
4.3 地埋管运行控制策略优化 | 第56-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工程应用与研究 | 第61-71页 |
5.1 概述 | 第61页 |
5.2 工程应用 | 第61-68页 |
5.2.1 建筑负荷的计算 | 第61-63页 |
5.2.2 新风处理机组设计及选型 | 第63页 |
5.2.3 土壤源显热处理系统源侧设计 | 第63-67页 |
5.2.4 常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选型 | 第67-68页 |
5.2.5 常规空调系统设计选型 | 第68页 |
5.3 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