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埃博拉病毒概述 | 第11-14页 |
1.1.1 埃博拉病毒的一般特性 | 第11页 |
1.1.2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简介 | 第11页 |
1.1.3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学 | 第11-13页 |
1.1.4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的分子结构 | 第13页 |
1.1.5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的致病力 | 第13页 |
1.1.6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GP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4页 |
1.2.水泡性口炎病毒 | 第14-18页 |
1.2.1 水泡性口炎病毒概述 | 第14页 |
1.2.2 水泡性口炎的症状和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1.2.3 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 第15-17页 |
1.2.4 水泡性口炎病毒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9页 |
2.1 材料 | 第21页 |
2.1.1 病毒、细胞和质粒 | 第21页 |
2.1.2 实验动物与高免血清 | 第21页 |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页 |
2.2 方法 | 第21-25页 |
2.2.1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GP基因的扩增及嵌合病毒基因组的构建 | 第21-23页 |
2.2.2 嵌合病毒的拯救 | 第23页 |
2.2.3 嵌合病毒的鉴定 | 第23-24页 |
2.2.4 免疫试验 | 第24-25页 |
2.3 结果 | 第25-29页 |
2.3.1 GP基因的扩增及嵌合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的构建和嵌合病毒的拯救 | 第25页 |
2.3.2 RT-PCR鉴定 | 第25页 |
2.3.3 GP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25-26页 |
2.3.4 GP蛋白的激光共聚焦检测 | 第26-27页 |
2.3.5 嵌合病毒的生长动力学 | 第27页 |
2.3.6 嵌合病毒对小鼠的安全性 | 第27-28页 |
2.3.7 免疫试验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附录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