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页 |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密码学与混沌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密码学基础 | 第19-20页 |
2.1.1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2 密钥系统的分类 | 第20页 |
2.2 混沌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混沌的定义 | 第20-22页 |
2.2.2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2.2.3 混沌研究的判断准则 | 第23-24页 |
2.3 混沌密码学 | 第24-27页 |
2.3.1 混沌与密码学的关系 | 第24-25页 |
2.3.2 混沌密码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一个新的三维混沌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 第27-35页 |
3.1 几种典型的混沌系统 | 第27-30页 |
3.1.1 Logistic映射 | 第27-28页 |
3.1.2 Arnold变换 | 第28页 |
3.1.3 Lorenz系统 | 第28-29页 |
3.1.4 Chen系统 | 第29-30页 |
3.2 新混沌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 第30-35页 |
3.2.1 Lyapunov指数分析 | 第31页 |
3.2.2 相图及时序图分析 | 第31-32页 |
3.2.3 Poincare截面分析 | 第32-33页 |
3.2.4 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一种改进的Arnold变换图像加密算法 | 第35-46页 |
4.1 Arnold变换的周期性 | 第35-36页 |
4.2 算法描述 | 第36-39页 |
4.2.1 变控制参数的产生 | 第36-37页 |
4.2.2 加密过程描述 | 第37-38页 |
4.2.3 解密过程描述 | 第38-39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39-40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40-46页 |
4.4.1 密钥空间分析 | 第40页 |
4.4.2 密钥敏感性分析 | 第40-41页 |
4.4.3 信息熵分析 | 第41-42页 |
4.4.4 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4.4.5 差分攻击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合DNA序列和SHA-2的混沌图像加密算法 | 第46-60页 |
5.1 SHA-2简介 | 第47-48页 |
5.2 DNA序列加密 | 第48-50页 |
5.2.1 图像的DNA编/解码 | 第48-49页 |
5.2.2 DNA序列的加减代数运算 | 第49-50页 |
5.3 算法描述 | 第50-54页 |
5.3.1 密钥的产生 | 第50-51页 |
5.3.2 加密过程描述 | 第51-54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54-55页 |
5.5 安全性分析 | 第55-60页 |
5.5.1 一次一密分析 | 第55页 |
5.5.2 密钥空间分析 | 第55页 |
5.5.3 密钥敏感性分析 | 第55-56页 |
5.5.4 信息熵分析 | 第56页 |
5.5.5 统计分析 | 第56-58页 |
5.5.6 差分攻击分析 | 第58-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