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1页 |
1.1 手性药物与生物催化 | 第11-12页 |
1.2 黄素蛋白及烯醇还原酶 | 第12-14页 |
1.3 烯醇还原酶酶学性质 | 第14-21页 |
1.3.1 烯醇还原酶催化的反应 | 第14-15页 |
1.3.2 烯醇还原酶催化机理和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1.3.3 烯醇还原酶在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1.4 辅酶再生方式 | 第21-24页 |
1.4.1 电化学法 | 第21-22页 |
1.4.2 光化学法 | 第22页 |
1.4.3 酶法 | 第22-24页 |
1.5 本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烯醇还原酶的筛选及催化性质研究 | 第31-49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2.1 土样 | 第32页 |
2.2.2 培养基 | 第32页 |
2.2.3 缓冲液 | 第32页 |
2.2.4 试剂 | 第32-33页 |
2.2.5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2.3.1 菌种筛选 | 第33-34页 |
2.3.2 菌种鉴定 | 第34-36页 |
2.3.3 蜡样芽孢杆菌WZY004催化性质研究 | 第36页 |
2.3.4 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2.4.1 菌种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2.4.2 菌种鉴定结果 | 第38-43页 |
2.4.3 WZY004催化性质 | 第43-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蜡样芽孢杆菌WZY004中烯醇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49-67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50-52页 |
3.2.1 菌株及载体 | 第50页 |
3.2.2 培养基 | 第50页 |
3.2.3 缓冲液及洗脱液 | 第50-51页 |
3.2.4 试剂 | 第51页 |
3.2.5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2-56页 |
3.3.1 菌种培养 | 第52页 |
3.3.2 引物设计 | 第52页 |
3.3.3 烯醇还原酶基因的PCR扩增 | 第52-53页 |
3.3.4 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及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53页 |
3.3.5 重组酶Bac-OYE诱导表达 | 第53页 |
3.3.6 重组酶Bac-OYE的纯化 | 第53-54页 |
3.3.7 重组酶Bac-OYE黄素的判定 | 第54-56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3.4.1 烯醇还原酶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56-57页 |
3.4.2 重组酶Bac-OYE的纯化图谱及纯化后的SDS-PAGE验证 | 第57-58页 |
3.4.3 重组酶Bac-OYE黄素类型的判定 | 第58-60页 |
3.4.4 酶动力学参数 | 第60-61页 |
3.4.5 pH和温度对重组酶活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3.4.6 热稳定性 | 第62-63页 |
3.4.7 底物特异性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烯醇还原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 第67-86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68-70页 |
4.2.1 菌株及质粒 | 第68页 |
4.2.2 培养基 | 第68-69页 |
4.2.3 缓冲液及洗脱液 | 第69页 |
4.2.4 试剂 | 第69页 |
4.2.5 主要仪器 | 第69-7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4.3.1 葡萄糖脱氢酶Bm-GDH的制备 | 第70-71页 |
4.3.2 Bac-OYE不对称还原氧代异佛尔酮 | 第71-72页 |
4.3.3 Bac-OYE不对称还原柠檬醛 | 第72-74页 |
4.4 气相分析方法 | 第74页 |
4.4.1 重组酶不对称还原氧代异佛尔酮气相分析方法 | 第74页 |
4.4.2 重组酶不对称还原柠檬醛的气相分析方法 | 第74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74-83页 |
4.5.1 Bm-GDH的Ni2+柱纯化及纯化后的SDS-PAGE验证 | 第74-76页 |
4.5.2 Bac-OYE不对称还原氧代异佛尔酮 | 第76-78页 |
4.5.3 Bac-OYE不对称还原柠檬醛 | 第78-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5.1 总结 | 第86-87页 |
5.2 展望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