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铝合金双脉冲MIG焊接过程中焊缝组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6-33页
    1.1 选题背景第16-17页
    1.2 铝合金焊接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7-25页
        1.2.1 铝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2 铝合金焊接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2.3 铝合金双脉冲MIG焊接的优势第22-25页
    1.3 铝合金焊接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第25-28页
        1.3.1 焊接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1.3.2 焊接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1.4 铝合金焊丝对焊缝性能影响第28页
        1.4.1 铝合金焊丝发展与现状第28页
        1.4.2 铝合金焊丝选择原则第28页
    1.5 铝合金焊后热处理对组织性能影响第28-30页
    1.6 6xxx系铝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第30-31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试验设备、材料及方法第33-40页
    2.1 试验设备第33-34页
        2.1.1 焊接设备第33页
        2.1.2 焊接夹具第33-34页
        2.1.3 焊后时效设备第34页
    2.2 实验材料第34-35页
        2.2.1 实验材料第34页
        2.2.2 材料焊前准备第34-35页
    2.3 试验方法第35-40页
        2.3.1 正交试验法第35页
        2.3.2 显微硬度测试第35-36页
        2.3.3 力学性能测试第36页
        2.3.4 金相样品制备与观察第36-37页
        2.3.5 扫描电镜观察第37页
        2.3.6 透射电镜观察第37-38页
        2.3.7 焊接温度场试验验证方法第38页
        2.3.8 焊接应力试验验证方法第38-40页
第3章 双脉冲MIG焊接工艺对焊缝组织性能影响及参数仿真优化第40-77页
    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3.2 T型接头双脉冲MIG焊数值模拟分析第42-58页
        3.2.1 T型接头焊接数值模拟技术第44-49页
        3.2.2 T型接头温度场焊接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9-53页
        3.2.3 T型接头应力应变场焊接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3-58页
    3.3 电流对T型接头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影响第58-66页
        3.3.1 焊接平均电流对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影响第58-61页
        3.3.2 焊接强弱脉冲电流差值对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影响第61-66页
    3.4 典型汽车结构件的焊接有限元模拟分析第66-76页
        3.4.1 典型汽车结构件有限元模型第66-69页
        3.4.2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9-73页
        3.4.3 焊接顺序的影响第73-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4章 焊丝成分对6061-T6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第77-92页
    4.1 焊丝成分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第77-82页
        4.1.1 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第78-81页
        4.1.2 显微硬度分析第81-82页
    4.2 焊丝成分对接头组织的影响第82-88页
        4.2.1 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分析第82-85页
        4.2.2 焊接接头透射电镜分析第85-88页
    4.3 分析与讨论第88-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焊后时效对6061-T6铝合金双脉冲MIG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2-110页
    5.1 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第92-95页
    5.2 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第95-96页
    5.3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第96-100页
    5.4 焊缝处第二相颗粒第100-103页
    5.5 强化析出相特征第103-109页
    5.6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结论及创新点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活动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网逆变器并联及电能质量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振动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