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MMC-UPQC的特殊要求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5页 |
第2章 MMC-UPQC主电路分析及基本控制策略 | 第25-42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MMC电平数与输出电压关系的研究 | 第25-32页 |
2.2.1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下电平数与输出电压关系分析 | 第26-28页 |
2.2.2 载波移相正弦波脉宽调制下电平数与输出电压关系分析 | 第28-31页 |
2.2.3 分析小结 | 第31-32页 |
2.3 MMC-UPQC主接线方式分析 | 第32-35页 |
2.4 基于DQ坐标系的MMC-UPQC数学模型及基本控制策略 | 第35-41页 |
2.4.1 MMC-UPQC的简化等效模型 | 第35-37页 |
2.4.2 并联部分控制策略 | 第37-40页 |
2.4.3 串联部分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MMC-UPQC底层调制策略研究 | 第42-57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多电平电压调制方式 | 第42-45页 |
3.2.1 载波移相脉宽调制(CPS-PWM) | 第43-44页 |
3.2.2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 | 第44-45页 |
3.3 针对输出精度优化的混合调制方法研究 | 第45-51页 |
3.4 改进的混合调制方法研究 | 第51-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基于电流斜率的MMC纹波电流最小化滞环控制 | 第57-68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电流滞环控制过程中各变量关系分析 | 第58-61页 |
4.3 基于电流斜率的MMC滞环控制方法 | 第61-62页 |
4.4 物理控制器-RTDS闭环数字实时仿真实验研究 | 第62-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小冲击电流MMC-UPQC预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 第68-79页 |
5.1 引言 | 第68-69页 |
5.2 不控整流阶段冲击电流分析 | 第69-71页 |
5.3 串联部分电容电压提升及可控整流阶段冲击电流分析 | 第71-72页 |
5.4 小冲击电流MMC-UPQC预充电控制策略 | 第72-74页 |
5.5 MMC-UPQC预充电控制策略的仿真及低压实验验证 | 第74-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MMC-UPQC的数字物理闭环实验研究 | 第79-98页 |
6.1 引言 | 第79页 |
6.2 MMC-UPQC数字物理闭环实时仿真平台构建 | 第79-84页 |
6.2.1 基于RSCAD的MMC-UPQC实验电路建模 | 第79-81页 |
6.2.2 MMC-UPQC物理控制系统的搭建 | 第81-83页 |
6.2.3 基于RTDS的数字物理闭环仿真系统构建 | 第83-84页 |
6.3 并联部分电流质量补偿实验研究 | 第84-92页 |
6.3.1 基波无功电流补偿 | 第84-88页 |
6.3.2 谐波电流补偿 | 第88-92页 |
6.3.3 并联部分实验小结 | 第92页 |
6.4 串联部分电压质量补偿实验研究 | 第92-96页 |
6.4.1 系统电压暂降补偿 | 第93-95页 |
6.4.2 系统电压暂升补偿 | 第95-96页 |
6.4.3 串联部分实验小结 | 第9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98-100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9-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