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冲击电压下纳米粒子改变变压器油纸绝缘特性的机理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9页 |
1.2.1 变压器油纸的绝缘特性 | 第15-16页 |
1.2.2 液体电介质中流注放电和发展 | 第16-20页 |
1.2.3 变压器油中流注仿真研究 | 第20-22页 |
1.2.4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改性 | 第22-26页 |
1.2.5 纳米粒子改性变压器油的机理研究 | 第26-29页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雷电冲击击穿性能的影响 | 第31-44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2.2.1 纳米油的制备 | 第31-33页 |
2.2.2 变压器油雷电冲击击穿强度的测试方法 | 第33-34页 |
2.3 纳米油的雷电冲击击穿强度 | 第34-43页 |
2.3.1 纳米粒子类型的影响 | 第34-37页 |
2.3.2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2.3.3 间隙距离的影响 | 第40-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中流注放电的影响 | 第44-62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变压器油中流注的测量系统和测试方法 | 第44-48页 |
3.2.1 流注测量原理 | 第44-45页 |
3.2.2 测量系统的构成 | 第45-47页 |
3.2.3 正流注的测量方法 | 第47-48页 |
3.2.4 负流注的测量方法 | 第48页 |
3.3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中正流注放电的影响 | 第48-57页 |
3.3.1 正流注起始电压 | 第48-49页 |
3.3.2 正流注发展形态 | 第49-55页 |
3.3.3 正流注截止长度 | 第55-56页 |
3.3.4 正流注发展速度 | 第56-57页 |
3.4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中负流注放电的影响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绝缘性能的改性机理 | 第62-83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中陷阱特性的影响 | 第62-65页 |
4.2.1 热刺激电流测量方法 | 第63-64页 |
4.2.2 纳米油中的陷阱特性 | 第64-65页 |
4.3 变压器油中电子迁移速率 | 第65-69页 |
4.3.1 跳跃迁移率模型 | 第65-67页 |
4.3.2 电子迁移率的测量 | 第67-69页 |
4.4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的改性机理分析 | 第69-72页 |
4.5 纳米油中正流注的仿真研究 | 第72-81页 |
4.5.1 流注仿真模型搭建 | 第72-76页 |
4.5.2 纯油中正流注 | 第76-77页 |
4.5.3 纳米油中正流注 | 第77-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浸纸板绝缘性能的改性 | 第83-93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83-84页 |
5.3 纳米油与纸板的相互作用 | 第84-85页 |
5.4 纳米油浸纸板沿面闪络特性 | 第85-88页 |
5.5 改性机理分析 | 第88-91页 |
5.5.1 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88-90页 |
5.5.2 界面电荷的影响 | 第90-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6-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