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越野汽车、吉普车论文

越野汽车机动性与耐久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21页
第2章 越野汽车机动性及耐久性理论基础第21-49页
    2.1 基于机动性的越野汽车控制技术第21-28页
    2.2 汽车耐久性第28-48页
        2.2.1 寿命预测方法第31-33页
        2.2.2 损伤累计和疲劳寿命计算第33-34页
        2.2.3 载荷谱计数方法第34-42页
        2.2.4 载荷谱分析方法第42-48页
    2.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越野汽车路面识别研究第49-75页
    3.1 越野路面构成第49-52页
    3.2 路面不平度识别第52-55页
        3.2.1 车辆模型第52-53页
        3.2.2 试验测量与识别第53-55页
    3.3 路面坡度识别第55-61页
        3.3.1 路面坡度计算模型第57-58页
        3.3.2 滤波器的设计第58-59页
        3.3.3 试验验证第59-61页
    3.4 路面松软识别第61-73页
        3.4.1 车辆模型和参数第61-62页
        3.4.2 车辆圆锥指数计算第62-63页
        3.4.3 软路面特征测量计算第63-65页
        3.4.4 滚动阻力系数阈值第65-69页
        3.4.5 库伦沙漠测量计算第69-72页
        3.4.6 实时监测和软路面识别第72-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越野汽车机动性评价第75-89页
    4.1 概述第75页
    4.2 机动性评价方法第75-78页
        4.2.1 A-B级路面的机动性评价方法第75-76页
        4.2.2 ≥C级路面的机动性评价方法第76-78页
        4.2.3 软路面的机动性评价方法第78页
        4.2.4 综合机动性的评价方法第78页
    4.3 机动性试验第78-82页
        4.3.1 越野河滩路试验第78-79页
        4.3.2 失修路试验第79-80页
        4.3.3 越野山路试验第80-82页
        4.3.4 沙漠软路面试验第82页
    4.4 越野综合机动性车速第82-83页
    4.5 人体吸入功率仿真第83-87页
        4.5.1 仿真流程第83页
        4.5.2 车辆偏频试验和参数识别第83-84页
        4.5.3 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序信号第84-85页
        4.5.4 Simulink仿真第85-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5章 越野汽车耐久性试验第89-117页
    5.1 概述第89-91页
    5.2 汽车用户数据采集第91-93页
        5.2.1 用户调查及道路载荷样本采集第91-92页
        5.2.2 平稳性检验第92-93页
    5.3 蒙特卡洛仿真第93-94页
    5.4 用户道路载荷谱分布拟合第94-100页
        5.4.1 用户道路载荷谱分布检验第95-97页
        5.4.2 用户道路载荷谱程序编制第97-99页
        5.4.3 90%用户载荷谱确定第99-100页
    5.5 汽车试验场试验工况载荷谱采集第100-102页
    5.6 汽车试验场与用户道路相关性第102-104页
    5.7 基于频谱特性与损伤分布的试验场对比第104-115页
    5.8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6.1 研究内容及成果第117-118页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18页
    6.3 研究展望第11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防屈曲支撑内芯屈曲机理及整体稳定设计方法
下一篇: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灰水效能及膜通量稳定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