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与业务论文

基于抵押贷款视角的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9页
    1.1 引言第12-19页
        1.1.1 中国银行业改革第12-13页
        1.1.2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第13-19页
    1.2 文献综述第19-29页
        1.2.1 信贷竞争理论第19-22页
        1.2.2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第22-25页
        1.2.3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第25-28页
        1.2.4 现有研究评述第28-29页
    1.3 问题提出第29-31页
    1.4 本文采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第31-35页
        1.4.1 博弈论第31-32页
        1.4.2 实物期权和期权博弈第32-3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35-37页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37-39页
第二章 抵押贷视角下的中外资银行信贷竞争第39-64页
    2.1 引言第39-41页
    2.2 信贷竞争均衡第41-54页
        2.2.1 模型假设及符号第41-43页
        2.2.2 单期信贷竞争第43-48页
        2.2.3 多期信贷竞争第48-54页
    2.3 比较静态分析第54-57页
        2.3.1 银行利润第54-55页
        2.3.2 企业的收益第55-56页
        2.3.3 市场份额第56页
        2.3.4 银行贷款合同第56-57页
    2.4 单期与多期模型对比第57-58页
    2.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2.6 本章附录第59-64页
第三章 抵押贷款视角下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考虑扩张期权第64-84页
    3.1 引言第64-65页
    3.2 信贷竞争模型第65-67页
    3.3 外资银行进入与并购的实物期权模型第67-73页
        3.3.1 第二阶段外资银行的价值第69-71页
        3.3.2 第一阶段外资银行的价值第71-72页
        3.3.3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第72-73页
    3.4 比较静态分析第73-78页
        3.4.1 政策不确定性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3-74页
        3.4.2 市场不确定性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4-75页
        3.4.3 外资银行经营成本大小对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5-76页
        3.4.4 参股比例对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6-77页
        3.4.5 市场增长率大小对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7页
        3.4.6 在位银行数量对进入模式的影响第77-78页
    3.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3.6 本章附录第79-84页
第四章 抵押贷款视角下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考虑退出期权第84-94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信贷市场结构第85-86页
    4.3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第86-90页
        4.3.1 外资银行退出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第87-89页
        4.3.2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第89-90页
    4.4 数值分析第90-93页
        4.4.1 市场不确定性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90-91页
        4.4.2 退出收益率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91页
        4.4.3 外资银行经营效率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91-92页
        4.4.4 外资银行抵押品处理能力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第92-93页
    4.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五章 中资银行引资策略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影响第94-105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信贷市场结构第94-96页
    5.3 中资银行引资策略对外资银行进入模式影响第96-101页
        5.3.1 中资银行引资竞争第96-99页
        5.3.2 外资银行的决策第99-101页
    5.4 数值分析第101-104页
        5.4.1 中资银行自主发展能力差异对中外资银行决策的影响第101-103页
        5.4.2 外资银行抵押品处理能力对中外资银行决策的影响第103-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05-109页
    6.1 全文总结第105-107页
    6.2 研究展望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1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21-122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UPS/SUMO系统参与异氟烷预处理诱导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