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

摘要第2-5页
Summary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选题依据第14-16页
        1.2.1 理论依据第15-16页
        1.2.2 旱地复种实证依据第16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6-25页
        1.3.1 国外种植制度及多熟种植的研究与发展第16-17页
        1.3.2 国内种植制度及多熟种植的研究与发展第17页
        1.3.3 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第17-22页
            1.3.3.1 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3.2 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3.3 土壤腐殖质碳第21页
            1.3.3.4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3.4 植株碳代谢影响因素第22-25页
            1.3.4.1 叶绿素第22-23页
            1.3.4.2 蔗糖第23页
            1.3.4.3 蔗糖合成酶(SS)第23页
            1.3.4.4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研究内容第25页
        2.1.1 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25页
        2.1.2 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作物植株碳代谢的影响第25页
        2.1.3 不同组分有机碳及碳代谢关键因子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第25页
    2.2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2.3 材料与方法第26-31页
        2.3.1 研究区域概况第26-27页
        2.3.2 试验设计第27页
        2.3.3 田间取样第27-28页
        2.3.4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8-31页
            2.3.4.1 土壤化学因子测定第28页
            2.3.4.2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测定第28-29页
            2.3.4.3 植株碳代谢关键因子测定第29页
            2.3.4.4 作物产量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9-30页
            2.3.4.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31-41页
    3.1 复种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31-33页
        3.1.1 同一前茬不同作物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31-32页
        3.1.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32-33页
    3.2 施氮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第33-35页
        3.2.1 前茬与施氮对同一作物农田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33-35页
        3.2.2 同一前茬下施氮对不同作物农田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35页
    3.3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交互作用第35-36页
    3.4 不同土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动态变化第36-38页
    3.5 土壤碳素有效率(POC/TOC)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41-51页
    4.1 复种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41-43页
        4.1.1 同一前茬不同作物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41-42页
        4.1.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第42-43页
    4.2 施氮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3-45页
        4.2.1 前茬与施氮对同一作物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43-45页
        4.2.2 同一前茬下施氮对不同作物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45页
    4.3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交互作用第45-46页
    4.4 不同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动态变化第46-48页
    4.5 土壤碳素有效率(EOOC/TOC)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第51-59页
    5.1 复种土壤腐殖质碳的动态变化第51-53页
        5.1.1 同一前茬作物土壤腐殖质碳的动态变化第51-52页
        5.1.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土壤腐殖质碳的动态变化第52-53页
    5.2 施氮对土壤腐殖质碳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3-55页
        5.2.1 前茬与施氮对同一作物农田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第53-55页
        5.2.2 同一前茬下施氮对不同作物农田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第55页
    5.3 不同土层土壤腐殖质碳动态变化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碳代谢的影响第59-75页
    6.1 同一前茬作物植株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第59-62页
        6.1.1 冬油菜茬作物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第59-60页
        6.1.2 冬小麦茬作物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第60-62页
    6.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第62-64页
    6.3 不同前茬下施氮对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4-66页
    6.4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蔗糖含量的影响第66-68页
        6.4.1 同一前茬不同作物蔗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第66-67页
        6.4.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蔗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第67页
        6.4.3 不同前茬下施氮对作物蔗糖含量的影响第67-68页
    6.5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蔗糖合成酶活性(SS)的影响第68-70页
        6.5.1 同一前茬作物蔗糖合成酶活性(SS)的动态变化第68-69页
        6.5.2 同一作物在不同前茬下蔗糖合成酶活性(SS)的动态变化第69页
        6.5.3 不同前茬下施氮对作物蔗糖合成酶活性(SS)的影响第69-70页
    6.6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SPS)的影响第70-72页
        6.6.1 同一前茬作物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SPS)的动态变化第70-71页
        6.6.2 同一作物不同前茬下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SPS)的动态变化第71页
        6.6.3 不同前茬下施氮对作物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SPS)的影响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七章 不同组分有机碳及碳代谢关键因子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第75-83页
    7.1 不同作物全生育期农田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相关性分析第75-76页
    7.2 不同作物全生育期植株碳代谢关键因子相关性分析第76-78页
    7.3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下作物产量分析第78-82页
        7.3.1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78-80页
        7.3.2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80页
        7.3.3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83-89页
    8.1 结论第83-84页
        8.1.1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83页
        8.1.2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83页
        8.1.3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第83页
        8.1.4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碳代谢的影响第83-84页
        8.1.5 不同组分有机碳及碳代谢关键因子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第84页
    8.2 讨论第84-89页
        8.2.1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第84页
        8.2.2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84-85页
        8.2.3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85-86页
        8.2.4 复种与施氮对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第86页
        8.2.5 复种与施氮对植株碳代谢的影响第86-87页
        8.2.6 不同组分有机碳及碳代谢关键因子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103页
导师简介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迷迭香酸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抵押贷款视角的外资银行进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