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比较分析方法 | 第16页 |
1.3.3 访谈法 | 第16页 |
1.3.4 定量分析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创新 | 第16-17页 |
1.4.2 分析框架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概述及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第18页 |
2.1.1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内容 | 第18页 |
2.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历程及公积金贷款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2.2.1 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2.2 住房公积金贷款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2.3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管理体系 | 第23-24页 |
2.3.1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页 |
2.3.2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管理体系 | 第23-24页 |
2.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4.1 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2.4.2 理论的具体应用 | 第25-27页 |
第3章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7-35页 |
3.1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现状 | 第27-28页 |
3.1.1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1.2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情况调查 | 第28页 |
3.2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现存问题 | 第28-32页 |
3.2.1 住房公积金贷款法律体系不完善,不同阶层缴存比例不合理 | 第28-29页 |
3.2.2 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手续繁琐、使用率低,违规放贷严重 | 第29-31页 |
3.2.3 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透明度低,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3.3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 | 第32-35页 |
3.3.1 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设计不完善 | 第32-33页 |
3.3.2 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不规范 | 第33-34页 |
3.3.3 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监督缺失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内外住房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借鉴 | 第35-39页 |
4.1 国外典型国家住房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引介 | 第35-37页 |
4.1.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政策及其管理经验 | 第35-36页 |
4.1.2 德国合同住房储蓄政策及其管理经验 | 第36-37页 |
4.2 国内其他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引介 | 第37-39页 |
4.2.1 大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 | 第37-38页 |
4.2.2 杭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 | 第38页 |
4.2.3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及其管理经验 | 第38-39页 |
第5章 完善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对策 | 第39-44页 |
5.1 改进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设计 | 第39-40页 |
5.1.1 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 第39页 |
5.1.2 加强公积金贷款管理,严格缴存比例 | 第39-40页 |
5.2 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运行管理 | 第40-42页 |
5.2.1 简化并规范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程序 | 第40页 |
5.2.2 扩大公积金贷款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率 | 第40-42页 |
5.2.3 完善信息系统,加强贷款管理和预警 | 第42页 |
5.3 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监督 | 第42-44页 |
5.3.1 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透明度 | 第42-43页 |
5.3.2 加强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督机制建设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6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44页 |
6.1.1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有待完善 | 第44页 |
6.1.2 提出完善沈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具体对策 | 第44页 |
6.2 本文的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说明的情况 | 第44-46页 |
6.2.1 作者学术水平有限,研究体系尚待提高 | 第44-45页 |
6.2.2 研究结果有待实践进一步考察论证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