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压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介入式压力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1.2.2 非介入式压力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超声波压力检测方法理论研究 | 第20-30页 |
2.1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 第20-23页 |
2.1.1 超声波的波型 | 第20-21页 |
2.1.2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 第21-22页 |
2.1.3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 第22-23页 |
2.2 检测波形的选择 | 第23-26页 |
2.2.1 波型转换和临界角 | 第23-25页 |
2.2.2 临界折射纵波与反射纵波的产生传播机理 | 第25-26页 |
2.3 基于声弹性效应和板壳理论的压力检测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应力对超声波波速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2 压力和应力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多元回归算法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30-42页 |
3.1 传播时延与容器内压之间的关系模型 | 第30-33页 |
3.1.1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和反射纵波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30-31页 |
3.1.2 基于FIR数字滤波的互相关时延测量方法 | 第31-33页 |
3.2 模型选择和模型评估 | 第33-36页 |
3.2.1 模型选择原则 | 第33-34页 |
3.2.2 模型评价指标 | 第34-36页 |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36-38页 |
3.4 基于局部加权回归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38-41页 |
3.4.1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探头固定特性对压力检测性能的影响 | 第42-54页 |
4.1 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 | 第42-44页 |
4.1.1 温度影响 | 第42-43页 |
4.1.2 机械固定装置的结构 | 第43-44页 |
4.2 探头固定特性对超声波信号幅值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 探头固定特性对超声波传播时延的影响 | 第46-49页 |
4.4 实验结果理论分析 | 第49-52页 |
4.4.1 信号幅值的变化机理 | 第50页 |
4.4.2 传播时延的变化机理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基于多元回归算法的压力测量实验研究 | 第54-68页 |
5.1 实验系统搭建 | 第54-57页 |
5.2 基于多元回归算法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57-61页 |
5.2.1 理想波形的采集 | 第57-58页 |
5.2.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58-61页 |
5.2.3 基于局部加权回归的压力测量模型 | 第61页 |
5.3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 第61-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