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特性的机会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机会网络相关研究 | 第13-23页 |
2.1 机会网络概述 | 第13-15页 |
2.1.1 机会网络概念 | 第13页 |
2.1.2 机会网络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2.1.3 机会网络特点与挑战 | 第14-15页 |
2.2 节点移动模型 | 第15-18页 |
2.2.1 移动模型的分析 | 第15-16页 |
2.2.2 移动模型的构建 | 第16-18页 |
2.3 机会转发机制 | 第18-22页 |
2.3.1 非社会属性路由算法 | 第19-20页 |
2.3.2 社会属性路由算法 | 第20-22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活动的消息机会转发 | 第23-35页 |
3.1 网络模型及假设 | 第23-24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23-24页 |
3.1.2 假设 | 第24页 |
3.2 基于活动移动模型 | 第24-25页 |
3.3 节点参与活动的判定 | 第25-26页 |
3.4 基于活动的消息机会转发机制 | 第26-34页 |
3.4.1 存在相同活动的消息传输策略 | 第26-31页 |
3.4.2 不存在相同活动的消息传输策略 | 第31-34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重叠社区的消息机会转发 | 第35-46页 |
4.1 网络模型及假设 | 第35-37页 |
4.1.1 网络模型 | 第35-37页 |
4.1.2 假设 | 第37页 |
4.2 重叠社区移动模型 | 第37-38页 |
4.3 构建节点的活跃社区集 | 第38-41页 |
4.3.1 节点参与社区的发现 | 第39页 |
4.3.2 活跃社区的筛选 | 第39-40页 |
4.3.3 社区活跃度的计算 | 第40-41页 |
4.4 MOFOC消息传输策略 | 第41-45页 |
4.4.1 数据结构 | 第41-42页 |
4.4.2 存在重叠社区的消息传输策略 | 第42-43页 |
4.4.3 不存在重叠社区的消息传输策略 | 第43-45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6-64页 |
5.1 ONE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46-49页 |
5.1.1 ONE平台概述 | 第46-47页 |
5.1.2 ONE平台开发应用 | 第47-49页 |
5.2 AMOF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 第49-58页 |
5.2.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9-50页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5.3 MOFOC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 第58-63页 |
5.3.1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8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