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物理学论文--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论文

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研究--以玉米与大豆为例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概述第19-3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7页
        1.2.1 农情遥感总体研究现状第20-23页
        1.2.2 作物物候监测研究现状第23-27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7-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2 技术路线第28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28-29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9-3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第31-4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1-36页
        2.1.1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试验田第31-32页
        2.1.2 美国玉米带(Corn Belt)第32-35页
        2.1.3 中国东北(吉林省与辽宁省)第35-36页
    2.2 数据概况第36-43页
        2.2.1 MODIS数据第36-39页
        2.2.2 Landsat数据第39-41页
        2.2.3 气象站点气温数据第41页
        2.2.4 物候观测数据第41-42页
        2.2.5 其他辅助数据第42-43页
第三章 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的近地面空气温度估计研究第43-58页
    3.1 空气温度估计研究现状第43-45页
    3.2 数据处理第45-4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6-56页
        3.3.1 站点观测的空气温度与MODIS观测的地表温度间的关系第46-47页
        3.3.2 由MODIS地表温度估计最高与最低空气温度第47-51页
        3.3.3 最高空气温度与MODIS观测的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3.3.4 空气温度估计误差分析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结合作物生长环境的农作物物候遥感估计模型研究第58-95页
    4.1 模型研究基础第58-65页
        4.1.1 植被遥感第58-61页
        4.1.2 作物物候第61-65页
    4.2 新的基于遥感的物候提取模型的建立第65-79页
        4.2.1 作物模型第65-72页
        4.2.2 TSF模型第72-74页
        4.2.3 作物模型与遥感模型的结合第74-75页
        4.2.4 平滑WDRVI时序曲线第75-76页
        4.2.5 建立作物的WDRVI时序生长曲线模型第76-78页
        4.2.6 匹配平滑后的WDRVI时序曲线与预定义的模型曲线第78页
        4.2.7 从日照温度(APTT)时间计算物候期的日期第78-79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94页
        4.3.1 基于像素的试验田尺度的精度验证第81-87页
        4.3.2 基于大区域尺度的精度验证第87-94页
    4.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新的物候估计模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应用研究第95-119页
    5.1 基于MODIS数据的物候提取第95-101页
        5.1.1 估算站点空气温度第95-97页
        5.1.2 提取站点作物WDRVI时序生长曲线第97页
        5.1.3 建立作物物候模型第97-98页
        5.1.4 结果与分析第98-101页
    5.2 基于MODIS与Landsat数据融合的物候提取第101-117页
        5.2.1 研究现状第101-103页
        5.2.2 STARFM方法第103-106页
        5.2.3 数据处理第106-108页
        5.2.4 结果与分析第108-117页
    5.3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2页
    6.1 论文总结第119-120页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6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sCEBiP与OsSerpin基因的抗虫功能研究
下一篇:红豆杉小孢拟盘多毛孢次生代谢产物及其赤霉素协同增效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