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ICSI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 ICSI的基本操作程序 | 第13-15页 |
1.3.1 卵母细胞的收集和处理 | 第13页 |
1.3.2 精子的准备 | 第13页 |
1.3.3 精子注射 | 第13-14页 |
1.3.4 卵母细胞的激活 | 第14页 |
1.3.5 ICSI受精卵的培养 | 第14-15页 |
1.4 影响ICSI效率的关键因素 | 第15-22页 |
1.4.1 卵母细胞相关因素 | 第15-18页 |
1.4.2 精子相关因素 | 第18-20页 |
1.4.3 做ICSI的时间 | 第20页 |
1.4.4 注射卵的激活 | 第20-21页 |
1.4.5 显微操作系统 | 第21-22页 |
1.4.6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浓度 | 第22页 |
1.5 ICSI技术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6 ICSI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4-26页 |
1.6.1 ICSI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 | 第24页 |
1.6.2 提高体外成熟和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受精率 | 第24-25页 |
1.6.3 提高珍贵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利用率 | 第25页 |
1.6.4 治疗人类和其它动物雄性不育 | 第25页 |
1.6.5 结合XY精子分离技术应用于性别控制动物的生产 | 第25-26页 |
1.6.6 ICSI与生殖生物学 | 第26页 |
1.7 哺乳动物异种精卵受精 | 第26-27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水牛-猪异种显微受精的初步研究(试验研究) | 第28-41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2页 |
2.2.1 药品和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2.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2.2.3 猪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成熟 | 第29-30页 |
2.2.4 猪卵泡液的制备 | 第30页 |
2.2.5 卵母细胞的准备 | 第30页 |
2.2.6 精子的准备 | 第30-31页 |
2.2.7 ICSI的过程 | 第31页 |
2.2.8 注射卵的激活和体外培养 | 第31页 |
2.2.9 囊胚细胞数染色 | 第31页 |
2.2.10 原核染色 | 第31-32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2.3.1 试验一 | 第32页 |
2.3.2 试验二 | 第32-33页 |
2.3.3 试验三 | 第33页 |
2.3.4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4 试验结果 | 第33-37页 |
2.4.1 水牛精子注射到猪卵母细胞中的发育情况 | 第33-35页 |
2.4.2 不同培养液对水牛-猪注射卵发育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3 5-AzaC对水牛-猪异种注射卵发育的影响 | 第36-37页 |
2.5 讨论 | 第37-40页 |
2.5.1 水牛精子注射到猪卵母细胞中的发育情况 | 第37-38页 |
2.5.2 不同培养液对水牛-猪注射卵发育的影响 | 第38-39页 |
2.5.3 5-Azacytidine对水牛-猪异种注射卵发育的影响 | 第39-40页 |
2.6 结论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图片及说明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