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

内时间建筑观--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22页
        1.1.1 建筑与人心疏远第13-16页
        1.1.2 建筑空间语言产生焦虑第16-19页
        1.1.3 建筑空间认知从三维走向多维第19-22页
    1.2 建筑认知的相关研究及趋向第22-36页
        1.2.1 知觉现象学引入建筑学的研究第23-26页
        1.2.2 时间性引入建筑学的研究第26-32页
        1.2.3 “身体思维”引入建筑学研究第32-34页
        1.2.4 新趋向:建筑认知从空间向时间延伸第34-36页
    1.3 内时间性提出以应对建筑新问题第36-41页
        1.3.1 从空间认知建筑的局限性第36-37页
        1.3.2 建筑认知从空间性进入到时间性第37-39页
        1.3.3 确立建筑内时间性为研究对象第39-41页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41-44页
        1.4.1 研究意义第41-42页
        1.4.2 创新点第42-44页
    1.5 研究方法第44-46页
    1.6 研究框架第46-47页
第二章 外部空间-内时间-内时间建筑第47-72页
    2.1 身体感知外部空间第47-59页
        2.1.1 身体是物性与心灵的统一第47-50页
        2.1.2 身体是感知物体的共通结构第50-51页
        2.1.3 身体的空间性第51-55页
        2.1.4 建筑认知从身体视域展开第55-59页
    2.2 内时间第59-64页
        2.2.1 从现象学时间观引入第59-61页
        2.2.2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第61-62页
        2.2.3 内时间结构第62-64页
    2.3 内时间建筑第64-70页
        2.3.1 内涵第64-65页
        2.3.2 两种特性:空间性与时间性第65-67页
        2.3.3 内时间建筑的获得与表现第67-70页
    2.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三章 内时间建筑的获得:从空间到内时间第72-131页
    3.1 通过理性知觉第72-85页
        3.1.1 符号性意向第72-75页
        3.1.2 图像性意向第75-79页
        3.1.3 指示性意向第79-82页
        3.1.4 理性知觉的综合第82-85页
    3.2 通过感性知觉第85-128页
        3.2.1 方位感知第87-95页
        3.2.2 视觉感知第95-118页
        3.2.3 触觉感知第118-122页
        3.2.4 听觉感知第122-126页
        3.2.5 味觉—嗅觉感知第126-128页
    3.3 从空间到内时间的获得途径第128-129页
    3.4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四章 内时间建筑的表现:从内时间到空间第131-175页
    4.1 空间现象是时间性的一种表现第131-132页
    4.2 表现一:不规则第132-146页
        4.2.1 动与静第134-137页
        4.2.2 折线与曲线第137-143页
        4.2.3 基于不规则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第143-146页
    4.3 表现二:透明第146-157页
        4.3.1 视觉透明第147-149页
        4.3.2 意识透明第149-155页
        4.3.3 基于透明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第155-157页
    4.4 表现三:断片第157-173页
        4.4.1 聚合第162-167页
        4.4.2 离散第167-170页
        4.4.3 基于断片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第170-173页
    4.5 本章小结第173-175页
第五章 内时间建筑观的提出第175-206页
    5.1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第176-201页
        5.1.1 从视觉进入知觉第176-177页
        5.1.2 通过理性知觉把握建筑第177-193页
        5.1.3 通过感性知觉体悟建筑第193-201页
    5.2 洞察与理解:一种态度第201-204页
        5.2.1 对空间的洞察第202-203页
        5.2.2 超越空间的理解第203-204页
    5.3 本章小结第204-206页
第六章 内时间建筑观的本土化思考第206-220页
    6.1 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第206-208页
    6.2 从内时间建筑观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表达第208-215页
        6.2.1 通过符号性义理表达第208-210页
        6.2.2 通过图像性义理表达第210-212页
        6.2.3 通过指示性义理表达第212-215页
    6.3 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联系第215-219页
        6.3.1 内时间建筑观与意境第215-218页
        6.3.2 内时间建筑观与隐秀第218-219页
    6.4 本章小结第219-220页
第七章 结论第220-226页
    7.1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第220-222页
    7.2 主要观点第222-224页
        7.2.1 需要在内时间中把握建筑第222页
        7.2.2 建筑认知通过理性知觉与感性知觉获得第222页
        7.2.3 建筑时间性以三种空间方式呈现第222-223页
        7.2.4 内时间建筑观是一种“活生生”的建筑观第223页
        7.2.5 内时间建筑观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审美文化的契合之处第223-224页
        7.2.6 内时间建筑观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指导第224页
    7.3 对未来研究之建议第224-226页
参考文献第226-2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32-233页
致谢第233-235页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第235页

论文共2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碰撞载荷及结构响应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线弹性结构时域动态荷载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