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关于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目的和方向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关于业务结构调整面临挑战的研究 | 第11页 |
1.2.3 寿险市场结构调整对策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2-14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产品结构、期限结构与渠道结构 | 第14-15页 |
2.2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2.1 保险需求理论 | 第15-16页 |
2.2.2 资源能力理论 | 第16页 |
2.3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1 产品结构对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2 期限结构对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17页 |
2.3.3 渠道结构对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17页 |
2.4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选择的权变考虑因素 | 第17-20页 |
2.4.1 外部因素 | 第17-18页 |
2.4.2 内部因素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寿险业务结构演进历程 | 第20-27页 |
3.1 国内寿险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 第20-22页 |
3.2 国内寿险行业业务结构演进 | 第22-24页 |
3.2.1 产品结构 | 第22页 |
3.2.2 渠道结构 | 第22-23页 |
3.2.3 期限结构 | 第23-24页 |
3.3 国内寿险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第四章 世界成熟寿险市场结构演变历程及启示 | 第27-55页 |
4.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寿险市场业务发展概况 | 第27-32页 |
4.1.1 产品结构 | 第28-30页 |
4.1.2 渠道结构 | 第30-31页 |
4.1.3 期限结构 | 第31-32页 |
4.2 美国寿险市场业务结构演变 | 第32-35页 |
4.2.1 产品结构 | 第32-33页 |
4.2.2 渠道结构 | 第33-34页 |
4.2.3 期限结构 | 第34-35页 |
4.3 欧洲寿险市场业务结构演变 | 第35-42页 |
4.3.1 产品结构 | 第35-37页 |
4.3.2 渠道结构 | 第37-40页 |
4.3.3 期限结构 | 第40-42页 |
4.4 日本寿险行业业务结构 | 第42-47页 |
4.4.1 产品结构 | 第42-44页 |
4.4.2 渠道结构 | 第44-46页 |
4.4.3 期限结构 | 第46-47页 |
4.5 我国台湾地区寿险业务结构演进 | 第47-52页 |
4.5.1 产品方面 | 第47-49页 |
4.5.2 渠道结构 | 第49-50页 |
4.5.3 期限结构 | 第50-52页 |
4.6 启示借鉴 | 第52-55页 |
4.6.1 各国(地区)寿险行业普遍经历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的动态变化过程 | 第52页 |
4.6.2 世界寿险业产品发展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趋同性 | 第52-53页 |
4.6.3 代理人和银保等传统渠道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 第53-54页 |
4.6.4 代理人为主渠道的寿险市场都形成了续期拉动的保费增长模式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结构转型的案例分析 | 第55-71页 |
5.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结构的转变历程 | 第55-60页 |
5.1.1 中国人寿的产品结构 | 第55-57页 |
5.1.2 中国人寿的渠道结构 | 第57-59页 |
5.1.3 中国人寿的业务期限结构 | 第59-60页 |
5.2 中国人寿公司业务结构转型的基本思路 | 第60-62页 |
5.2.1 业务结构转型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60-61页 |
5.2.2 业务结构调整的目标 | 第61-62页 |
5.3 费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产品转型策略 | 第62-65页 |
5.4 业务结构调整下的渠道结构调整策略 | 第65-71页 |
5.4.1 渠道定位 | 第65-66页 |
5.4.2 个险队伍建设 | 第66-68页 |
5.4.3 银保合作 | 第68-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