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产权交易的相关概念 | 第17-21页 |
2.1.1 产权和产权交易机构 | 第17-19页 |
2.1.2 产权交易的发展 | 第19-21页 |
2.2 产权和产权交易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产权交易的动因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产权交易理论 | 第22-23页 |
2.3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3-25页 |
2.3.1 公共利益论 | 第23-24页 |
2.3.2 经济监管论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的政府监管现状 | 第26-40页 |
3.1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的发展概况 | 第26-29页 |
3.1.1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概述 | 第26-28页 |
3.1.2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的公共职能 | 第28-29页 |
3.2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29-36页 |
3.2.1 以国资监管机构为主的监管体系 | 第29-31页 |
3.2.2 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的政策法规 | 第31-33页 |
3.2.3 多层次的监督内容 | 第33-35页 |
3.2.4 多方位的监督方式 | 第35-36页 |
3.3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政府监管的特点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40-48页 |
4.1 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4.1.1 国资监管机构的双重身份 | 第40页 |
4.1.2 管理机构多元,监管碎片化 | 第40-41页 |
4.2 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中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4.2.1 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重复设置,监管架构差异 | 第41-42页 |
4.2.2 国资监管机构难以单独履行出资人职责 | 第42页 |
4.3 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4.3.1 政府主导交易行为,过度监督 | 第43页 |
4.3.2 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仍需完善 | 第43-44页 |
4.3.3 多部门联合抽检的机制成效不大 | 第44-45页 |
4.4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4.4.1 监管部门体制不完善是导致监管问题的根本原因 | 第45-46页 |
4.4.2 产权交易的特殊性是加剧监管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46页 |
4.4.3 形成政府监管问题的历史原因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广东产权交易机构政府监管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 第48-51页 |
5.1 广东地方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的对策 | 第48-49页 |
5.1.1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 第48-49页 |
5.1.2 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体系 | 第49页 |
5.1.3 优化产权交易机构布局 | 第49页 |
5.2 广东地方政府监管产权交易机构的优化模式 | 第49-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