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17-27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监狱人民警察 | 第17-18页 |
(二)专业化 | 第18页 |
(三)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 | 第18-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二)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 第20-21页 |
(三)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三、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的要素 | 第22-24页 |
(一)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 | 第22页 |
(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制度的专业化 | 第22-23页 |
(三)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分类管理的专业化 | 第23页 |
(四)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文化建设的专业化 | 第23-24页 |
(五)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监督模式的专业化 | 第24页 |
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一)有利于监狱改革创新监狱管理模式,提高监狱警务效能 | 第25页 |
(二)有利于增强民警的专业技能,提高监狱教育矫正质量 | 第25页 |
(三)有利于激发监狱警察的求进精神,提高监狱发展的动力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我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以S监狱为例 | 第27-37页 |
一、S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 | 第27-32页 |
(一)调研测评的要求 | 第27-28页 |
(二)调研测评的方法与步骤 | 第28页 |
(三)调研测评的信度与结果 | 第28-32页 |
(四)S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成效 | 第32页 |
二、S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问题 | 第32-37页 |
(一)对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机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二)监狱民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 第33页 |
(三)监狱民警的岗位分类混乱 | 第33-34页 |
(四)监狱民警的继续教育多流于形式 | 第34-35页 |
(五)监狱民警的职业倦怠问题 | 第35-37页 |
第三章 S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 第37-38页 |
(一)法律层面保障不到位 | 第37页 |
(二)警务人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 第37-38页 |
(三)监狱民警的工作未职业化 | 第38页 |
二、监狱民警分类管理水平不足 | 第38-39页 |
(一)缺少专业的标准体系 | 第38-39页 |
(二)缺乏专业的分类管理 | 第39页 |
三、监狱民警对专业化建设认识模糊 | 第39-41页 |
(一)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教育的瓶颈制约 | 第39-40页 |
(二)监狱民警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 第40-41页 |
四、监狱民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 第41页 |
(一)监狱民警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 第41页 |
(二)监狱亚文化的影响 | 第41页 |
五、监狱民警受职业枯竭的困扰 | 第41-43页 |
(一)监狱民警人身权得不到保障 | 第42页 |
(二)监狱民警丧失休息权 | 第42页 |
(三)监狱民警感受“本领危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完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43-56页 |
一、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制度的专业化建设 | 第43-47页 |
(一)完善监狱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3页 |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第43-44页 |
(三)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 第44-45页 |
(四)建立良好的职业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五)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 | 第46-47页 |
二、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建设 | 第47-48页 |
(一)注重法律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7-48页 |
(二)注重管理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页 |
(三)注重矫正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页 |
(四)注重技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页 |
(五)注重理论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页 |
三、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分类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 第48-52页 |
(一)岗位分类的基本原则 | 第49页 |
(二)岗位分类基本类别 | 第49-50页 |
(三)岗位的资格准入 | 第50-51页 |
(四)分类管理的补差训练 | 第51-52页 |
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文化的专业化建设 | 第52-53页 |
(一)培育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 第52页 |
(二)增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 | 第52-53页 |
(三)建立监狱警察队伍的品牌文化 | 第53页 |
五、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监督模式的专业化建设 | 第53-56页 |
(一)执法风险排摸“不留死角” | 第54页 |
(二)执法风险评估“科学预警” | 第54-55页 |
(三)执法风险化解“高效处置” | 第55页 |
(四)监督防范手段专业化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