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甲醛的来源和危害 | 第12-17页 |
1.2.1 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 | 第12-13页 |
1.2.2 甲醛对人健康的危害 | 第13-14页 |
1.2.3 室内甲醛浓度的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1.2.4 室内甲醛常见的降解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1.3 二氧化钛的结构和性质 | 第17页 |
1.4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机理 | 第17-18页 |
1.5 体相掺杂改性TiO_2的光催化活性 | 第18-20页 |
1.5.1 金属离子的掺杂 | 第19页 |
1.5.2 非金属元素的掺杂 | 第19页 |
1.5.3 共掺杂 | 第19-20页 |
1.6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Fe~(3+)/Ag~+-TiO_2掺杂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第23-35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及条件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 | 第25页 |
2.3.2 热重分析 | 第25-26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 | 第26页 |
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 | 第26页 |
2.4 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8页 |
2.4.1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2 铁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3 银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4.4 铁和银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5 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2.5.1 XRD表征分析 | 第28-30页 |
2.5.2 TG表征分析 | 第30-31页 |
2.5.3 TEM表征分析 | 第31-32页 |
2.5.4 UV-Vis DRS表征分析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Fe~(3+)/Ag~+-TiO_2负载ACF光降解甲醛性能研究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3.2.1 实验试剂及用品 | 第35-36页 |
3.2.2 实验仪器设备及装置 | 第36-37页 |
3.2.3 甲醛降解率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2.4 光催化剂负载量的计算 | 第38页 |
3.3 铁和银共掺TiO_2负载ACF复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8-41页 |
3.3.1 ACF的预处理 | 第38-39页 |
3.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9页 |
3.3.3 复合材料光降解甲醛的性能研究 | 第39-41页 |
3.4 不同条件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甲醛的影响 | 第41-49页 |
3.4.1 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2 Fe~(3+)掺杂比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3 Ag~+掺杂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4 Fe~(3+)/ Ag~+共掺杂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5 光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6 光照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7 降解时间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