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供应链信息风险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4.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2.1 复杂系统理论 | 第19-24页 |
2.1.1 复杂性与复杂科学 | 第19-21页 |
2.1.2 系统与复杂系统 | 第21-24页 |
2.2 供应链信息流理论 | 第24-28页 |
2.2.1 供应链信息流概述 | 第24-25页 |
2.2.2 供应链信息流传递模型 | 第25-27页 |
2.2.3 供应链信息流的作用 | 第27-28页 |
2.3 前景理论 | 第28-31页 |
2.3.1 原始前景理论 | 第28-30页 |
2.3.2 累积前景理论 | 第30-31页 |
2.4 供应链系统复杂性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系统复杂性思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风险评估模型 | 第33-51页 |
3.1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 | 第33-37页 |
3.1.1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概述 | 第33-34页 |
3.1.2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特征 | 第34-35页 |
3.1.3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的危害 | 第35-36页 |
3.1.4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3.2 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信息流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第37-40页 |
3.2.1 企业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8页 |
3.2.2 企业组织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3.2.3 企业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3.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4页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0-42页 |
3.3.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4页 |
3.4 基于前景理论的信息流风险评估模型 | 第44-50页 |
3.4.1 问题描述及变量定义 | 第45-46页 |
3.4.2 基于前景理论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信息流风险评估建模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系统复杂性思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风险评估模型 | 第51-63页 |
4.1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流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第51-54页 |
4.1.1 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带来的信息风险 | 第51-52页 |
4.1.2 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可能带来的信息风险 | 第52-53页 |
4.1.3 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可能带来的信息风险 | 第53-54页 |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54-56页 |
4.2.1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第54-55页 |
4.2.2 指标筛选及最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55-56页 |
4.3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信息流风险评估模型 | 第56-61页 |
4.3.1 问题描述及变量定义 | 第57-58页 |
4.3.2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流风险评估建模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第63-73页 |
5.1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第63页 |
5.2 案例企业信息流风险评估 | 第63-71页 |
5.2.1 供应链企业信息流风险评价的数据来源 | 第63-64页 |
5.2.2 基于系统复杂性思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风险评估 | 第64-68页 |
5.2.3 基于系统复杂性思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风险评估 | 第68-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A:调查问卷 | 第82-89页 |
附录B: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