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温度荷载的作用类型 | 第10-12页 |
1.2.1 年气温变化 | 第10页 |
1.2.2 骤然降温变化 | 第10-11页 |
1.2.3 日照温度变化 | 第11页 |
1.2.4 温度荷载对箱型梁桥结构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对箱型梁桥温度效应的研究状况评述 | 第12-14页 |
1.3.1 温度荷载分析 | 第12-13页 |
1.3.2 温度应力分析 | 第13-14页 |
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箱型梁日照温度场测试 | 第16-52页 |
2.1 温度分布分析 | 第16-19页 |
2.1.1 外界条件的影响 | 第16-18页 |
2.1.2 内部条件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 温度荷载分析 | 第19-51页 |
2.2.1 监测内容 | 第20-21页 |
2.2.2 监测桥梁 | 第21页 |
2.2.3 监测方案 | 第21-22页 |
2.2.4 监测结果 | 第22-5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箱型梁桥日照温度场理论计算方法验证 | 第52-65页 |
3.1 热学基础 | 第52-58页 |
3.1.1 辐射 | 第52-55页 |
3.1.2 对流热交换 | 第55-56页 |
3.1.3 热传导 | 第56-58页 |
3.2 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3.2.1 直接求解法 | 第58页 |
3.2.2 瞬态热分析 | 第58-59页 |
3.3 理论验算 | 第59-64页 |
3.3.1 边界条件的确定和热工系数的选择 | 第60-61页 |
3.3.2 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的比较 | 第6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箱型梁桥梯度温度曲线的拟合 | 第65-77页 |
4.1 钢混组合梁温差曲线拟合 | 第65-73页 |
4.1.1 竖向最不利梯度温度发生时的温度曲线形式 | 第65-69页 |
4.1.2 横向最不利梯度温度发生时的温度曲线形式 | 第69-72页 |
4.1.3 规范与实测的对比 | 第72-73页 |
4.2 混凝土箱型梁温差曲线拟合 | 第73-76页 |
4.2.1 竖向温度曲线 | 第73-74页 |
4.2.2 横向温度曲线 | 第74-75页 |
4.2.3 沿板厚方向温度曲线 | 第75页 |
4.2.4 规范与实测的对比 | 第75-76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箱型梁桥温度效应分析 | 第77-102页 |
5.1 研究意义 | 第77页 |
5.2 钢混组合梁 | 第77-88页 |
5.2.1 研究方法 | 第77-79页 |
5.2.2 顶板上缘应力 | 第79-84页 |
5.2.3 顶板下缘应力 | 第84-88页 |
5.3 混凝土箱型梁 | 第88-100页 |
5.3.1 研究方法 | 第89-90页 |
5.3.2 顶板应力 | 第90-95页 |
5.3.3 底板应力 | 第95-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5.4.1 钢混组合梁 | 第100-101页 |
5.4.2 混凝土箱型梁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3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102页 |
6.2 进一步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