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扬州交通与诗歌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5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9-10页
 二、先行研究的回顾第10-11页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一章 “江北淮南海西头”——唐代扬州的交通状况第15-30页
 一、唐代扬州地理交通概况第15-17页
  (一) 唐代扬州的交通地位第15页
  (二) 唐代扬州的地理条件第15-17页
 二、“襟江”与唐代扬州的长江航运第17-23页
  (一) 唐代扬州长江航运的意义第17-18页
  (二) 唐代扬州长江航运的具体情形第18-20页
  (三) 扬子津和瓜洲渡第20-23页
 三、“控河”与唐代扬州的运河航运第23-27页
  (一) 大运河的地位及其对扬州的影响第23-26页
  (二) 唐代扬州运河航运的状况第26-27页
 四、“距海”与唐代扬州的海上航运第27-30页
  (一) 唐代扬州近海的事实第27-28页
  (二)唐代扬州海上航运的状况第28-30页
第二章 “青山隐隐水迢迢”——唐代诗人在扬州的行旅第30-38页
 一、漫游诗人在扬州的行旅第30-32页
  (一) 江南漫游与扬州第30-31页
  (二) 唐代诗人漫游扬州的情况第31-32页
 二、宦游诗人在扬州的行旅第32-34页
  (一) 略说第32-33页
  (二) 宦游诗人的行旅第33-34页
 三、寓游诗人在扬州的行旅第34-38页
  (一) 寓游诗人正名第34页
  (二) 扬州与寓游的关系第34-35页
  (三) 唐代诗人寓游扬州的情况第35-38页
第三章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唐代扬州的行旅诗第38-52页
 一、扬子津、瓜洲渡和唐人扬州江行诗第39-47页
  (一) 唐人扬州江行诗的产生第39-40页
  (二) 唐代扬州江行诗的发展第40-46页
  (三) 唐人扬州江行诗的影响第46-47页
 二、隋堤、隋柳和唐人的扬州运河行旅诗第47-52页
  (一) 汴河、隋堤和隋柳第47-49页
  (二) 三百年来“隋堤行”第49-50页
  (三) 隋堤怀古的历史背景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遗忘的文学生力军--20世纪30年代速写研究
下一篇:论杨绛文学创作的世情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