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1 引言第20-30页
    1.1 研究背景第20-22页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23-27页
        1.3.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3.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1.3.3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 概念界定第27-29页
        1.4.1 中央银行沟通概念界定第27-28页
        1.4.2 社会福利概念界定第28-29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9-30页
2 相关研究综述第30-43页
    2.1 理论基础第30-35页
        2.1.1 理性预期理论第30-33页
        2.1.2 货币政策理论第33-35页
    2.2 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综述第35-37页
    2.3 社会福利研究综述第37-39页
    2.4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研究综述第39-42页
    2.5 研究评述第42-43页
3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现状分析第43-75页
    3.1 中央银行沟通现状第43-64页
        3.1.1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现状第43-51页
        3.1.2 非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现状第51-59页
        3.1.3 中国人民银行沟通现状第59-64页
    3.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现状第64-69页
    3.3 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存在的问题第69-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4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构建第75-93页
    4.1 中央银行沟通的分析框架第75-89页
        4.1.1 总体框架第75-76页
        4.1.2 沟通目标分析第76-77页
        4.1.3 沟通主客体分析第77-81页
        4.1.4 沟通内容、沟通渠道和沟通特征分析第81-85页
        4.1.5 沟通维度分解第85-89页
    4.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第89-92页
    4.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5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分析第93-117页
    5.1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第93-107页
        5.1.1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的基础第94-98页
        5.1.2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的构建第98-103页
        5.1.3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基本结论第103-107页
    5.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作用的传导机制第107-115页
        5.2.1 精确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第108-110页
        5.2.2 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第110-115页
    5.3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6 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7-131页
    6.1 模型选取第117-118页
    6.2 指标量化第118-124页
    6.3 数据检验第124-125页
    6.4 计量分析第125-129页
    6.5 稳健性检验第129页
    6.6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7 国内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比较分析第131-151页
    7.1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31-145页
        7.1.1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的样本选取与指标量化第131-135页
        7.1.2 美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35-138页
        7.1.3 新加坡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38-141页
        7.1.4 日本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41-144页
        7.1.5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结果总结第144-145页
    7.2 中国与国外中央银行实证结果比较分析第145-150页
    7.3 本章小结第150-151页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第151-158页
    8.1 研究结论第151-152页
    8.2 政策启示第152-157页
    8.3 研究展望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5-16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抵御渗透视域下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研究
下一篇: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