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的空间分异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草原退化现状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8页
    2.1 地理位置第15-16页
    2.2 气候特征第16页
    2.3 地形地貌第16页
    2.4 植被特征第16-17页
    2.5 土壤类型第17-18页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6页
    3.1 技术路线第18-19页
    3.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第19-22页
        3.2.1 群落社会学调查方法第19-21页
        3.2.2 草原植被的空间分布调查第21页
        3.2.3 植被及土壤样品采集第21-22页
    3.3 实验方法第22-24页
        3.3.1 植物养分测定方法第22-23页
        3.3.2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第23-24页
        3.3.3 群落主要物种光合日动态的测定第24页
        3.3.4 群落主要物种脯氨酸的测定第24页
    3.4 数据处理第24-26页
        3.4.1 计算公式第24-25页
        3.4.2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5-26页
4 结果分析第26-41页
    4.1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空间分布的植被社会学分析第26-30页
        4.1.1 群落物种空间组合规律第26-27页
        4.1.2 群落物种科构成的异质化分布特征第27页
        4.1.3 植物功能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异第27-30页
    4.2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的异质性及变化第30-34页
        4.2.1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种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第30-32页
        4.2.2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第32页
        4.2.3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32-34页
    4.3 草原退化过程中主要物种的生理生态学响应第34-38页
        4.3.1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群落学特征的变化第34-35页
        4.3.2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光合作用日进程的变化第35页
        4.3.3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地上、地下养分分配及其变化第35-37页
        4.3.4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37-38页
    4.4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功能体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异质化分布第38-41页
        4.4.1 植被-根系-土壤系统中碳、氮分布特征第38-39页
        4.4.2 植被-土壤功能体中碳氮比的变化第39-41页
5 讨论第41-44页
    5.1 草原退化过程中种群空间分布及组合规律第41页
    5.2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第41-42页
    5.3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优势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第42-43页
    5.4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根系-土壤系统养分动态特征第43-44页
结论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表Ⅰ第50-51页
附表Ⅱ第51-52页
附表Ⅲ第52-53页
附表Ⅳ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虾夷扇贝大防御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G-型溶菌酶基因的启动子分析
下一篇:山苦菜组织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