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草原退化现状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18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2.2 气候特征 | 第16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4 植被特征 | 第16-17页 |
2.5 土壤类型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6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 第19-22页 |
3.2.1 群落社会学调查方法 | 第19-21页 |
3.2.2 草原植被的空间分布调查 | 第21页 |
3.2.3 植被及土壤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3.3.1 植物养分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3.3.2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3.3.3 群落主要物种光合日动态的测定 | 第24页 |
3.3.4 群落主要物种脯氨酸的测定 | 第24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3.4.1 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3.4.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6-41页 |
4.1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空间分布的植被社会学分析 | 第26-30页 |
4.1.1 群落物种空间组合规律 | 第26-27页 |
4.1.2 群落物种科构成的异质化分布特征 | 第27页 |
4.1.3 植物功能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异 | 第27-30页 |
4.2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的异质性及变化 | 第30-34页 |
4.2.1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种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4.2.2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第32页 |
4.2.3 自由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4.3 草原退化过程中主要物种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 第34-38页 |
4.3.1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群落学特征的变化 | 第34-35页 |
4.3.2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光合作用日进程的变化 | 第35页 |
4.3.3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地上、地下养分分配及其变化 | 第35-37页 |
4.3.4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4.4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功能体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异质化分布 | 第38-41页 |
4.4.1 植被-根系-土壤系统中碳、氮分布特征 | 第38-39页 |
4.4.2 植被-土壤功能体中碳氮比的变化 | 第39-41页 |
5 讨论 | 第41-44页 |
5.1 草原退化过程中种群空间分布及组合规律 | 第41页 |
5.2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 第41-42页 |
5.3 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优势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 第42-43页 |
5.4 草原退化过程中植被-根系-土壤系统养分动态特征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表Ⅰ | 第50-51页 |
附表Ⅱ | 第51-52页 |
附表Ⅲ | 第52-53页 |
附表Ⅳ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