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63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电化学发光 | 第16-27页 |
1.2.1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1.2.2 电化学发光机理 | 第16-19页 |
1.2.3 电化学发光的主要类型 | 第19-27页 |
1.3 化学发光纳米发光体及其应用 | 第27-36页 |
1.3.1 化学发光纳米发光体概述 | 第27页 |
1.3.2 化学发光纳米发光体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 第27-36页 |
1.4 电位分辨的多色电化学发光 | 第36-47页 |
1.4.1 电位分辨的多色电化学发光概述 | 第36-37页 |
1.4.2 电位分辨的多色电化学发光的主要类型及研究进展 | 第37-47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3页 |
第二章 鲁米诺类发光试剂和金属配合物双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直接电化学发光 | 第63-81页 |
2.1 引言 | 第63-6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2.2.1 试剂与溶液 | 第64页 |
2.2.2 ABEI发光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合成 | 第64页 |
2.2.3 鲁米诺发光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合成 | 第64-65页 |
2.2.4 异鲁米诺发光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合成 | 第65页 |
2.2.5 DTDTPA的合成 | 第65页 |
2.2.6 鲁米诺类发光试剂/金属离子双功能化纳米金法光体的合成 | 第65页 |
2.2.7 鲁米诺类发光试剂/金属离子双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表征 | 第65-66页 |
2.2.8 ECL检测 | 第6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7页 |
2.3.1 鲁米诺类发光试剂/金属离子双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66-70页 |
2.3.2 鲁米诺类发光试剂/金属离子双功能化纳米金发光体的ECL性质 | 第70-73页 |
2.3.3 ECL机理 | 第73-74页 |
2.3.4 不同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74-75页 |
2.3.5 不同鲁米诺类发光试剂的影响 | 第75-77页 |
2.3.6 脉冲条件下的ECL | 第7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第三章 电位分辨的多色电化学发光纳米发光体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TiO_2 | 第81-101页 |
3.1 引言 | 第81-8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2-84页 |
3.2.1 试剂与溶液 | 第82页 |
3.2.2 TiO_2-TCPP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第82页 |
3.2.3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合成 | 第82-83页 |
3.2.4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表征 | 第83页 |
3.2.5 ECL检测 | 第83页 |
3.2.6 荧光检测 | 第83-8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6页 |
3.3.1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84-88页 |
3.3.2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ECL性质 | 第88-90页 |
3.3.3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各个ECL峰的归属 | 第90-92页 |
3.3.4 ECL对峰的研究 | 第92-93页 |
3.3.5 ECL机理 | 第93-95页 |
3.3.6 内部ECL共振能量转移 | 第95-96页 |
3.4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第四章 基于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TiO_2纳米发光体的和肽素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第101-115页 |
4.1 引言 | 第101-10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2-104页 |
4.2.0 试剂与溶液 | 第102-103页 |
4.2.1 仪器 | 第103页 |
4.2.2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合成 | 第103页 |
4.2.3 纳米金标记二抗的合成 | 第103页 |
4.2.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 第103-10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1页 |
4.3.1 TiO_2-TCPP-ABEI纳米发光体的化学发光特性 | 第104-105页 |
4.3.2 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表征 | 第105-109页 |
4.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109页 |
4.3.4 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109-110页 |
4.3.5 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110-111页 |
4.3.6 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的和肽素测定 | 第11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第五章 自增强双色电化学发光纳米发光体: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功能化碳量子点 | 第115-131页 |
5.1 引言 | 第115-11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6-117页 |
5.2.1 试剂与溶液 | 第116页 |
5.2.2 CQDs的合成 | 第116页 |
5.2.3 ABEI-CQDs纳米发光体的合成 | 第116-117页 |
5.2.4 ABEI-CQDs纳米发光体的表征 | 第117页 |
5.2.5 ECL检测 | 第11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6页 |
5.3.1 ABEI-CQDs纳米发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118-119页 |
5.3.2 ABEI-CQDs纳米发光体的多色ECL | 第119-121页 |
5.3.3 三维ECL光谱 | 第121-122页 |
5.3.4 pH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5.3.5 K_2S_2O_8浓度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5.3.6 N_2、O_2和空气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5.3.7 ECL机理 | 第125-12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