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高中生双性化、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概述第12-16页
        1.1.1 性别角色第12-13页
        1.1.2 性别角色双性化第13页
        1.1.3 性别角色双性化的测量第13-14页
        1.1.4 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 情绪调节能力概述第16-19页
        1.2.1 情绪调节能力第16-17页
        1.2.2 情绪调节能力的测量第17-18页
        1.2.3 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高中生双性化、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概述第19-22页
        1.3.1 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概述第19-20页
        1.3.2 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概述第20页
        1.3.3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概述第20-22页
第2章 问题提出第22-28页
    2.1 已有研究结果第22页
    2.2 待解决的问题第22-23页
    2.3 研究假设第23页
    2.4 研究意义第23-28页
        2.4.1 理论意义第23-25页
        2.4.2 现实意义第25-28页
第3章研究设计第28-32页
    3.1 研究思路第28页
    3.2 研究对象第28-29页
    3.3 研究模型第29页
    3.4 测量工具第29-32页
        3.4.1 Bem性别角色量表第29-30页
        3.4.2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第30-3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2-40页
    4.1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的分类现状第32-33页
    4.2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3-34页
        4.2.1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检验第33-34页
        4.2.2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检验第34页
    4.3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4-35页
        4.3.1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检验第34页
        4.3.2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检验第34-35页
    4.4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第35页
    4.5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对双性化人格与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第35-40页
第5章 讨论第40-44页
    5.1 高中生双性化现状讨论第40-41页
    5.2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讨论第41-42页
    5.3 高中生双性化人格、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讨论第42-43页
        5.3.1 双性化人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42页
        5.3.2 情绪调节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42页
        5.3.3 双性化人格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第42-43页
    5.4 高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对双性化人格与学业成绩的中介效应讨论第43-44页
第6章 结论第44-46页
第7章 建议第46-50页
    7.1 针对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举措第46-47页
    7.2 针对教育行业建议第47-50页
第8章 不足与展望第50-52页
    8.1 不足第50页
    8.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警战士群体认同与为群体牺牲意愿的关系:元刻板印象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监测形式与学习策略对元理解监测及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