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施工地铁隧道管片的上浮及其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组合施工管片上浮因素分析第16-32页
    2.1 工程概况第16-18页
        2.1.1 工程地点第16-17页
        2.1.2 工程范围第17页
        2.1.3 工程地质第17-18页
        2.1.4 水文地质第18页
    2.2 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段施工第18-23页
        2.2.1 弧形导台施工第18-19页
        2.2.2 盾构施工第19-23页
    2.3 影响管片上浮的因素分析第23-29页
        2.3.1 静态上浮力因素第23-26页
        2.3.2 动态上浮力因素第26-27页
        2.3.3 姿态控制因素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2页
第3章 隧道管片局部上浮计算分析第32-48页
    3.1 管片抗浮机理及计算第32-39页
        3.1.1 管片摩擦力抗浮计算第33页
        3.1.2 螺栓接头抗浮机理及计算第33-39页
    3.2 计算分析第39-47页
        3.2.1 单环管片重力计算第39-40页
        3.2.2 静态上浮力计算第40-41页
        3.2.3 动态上浮力计算第41-42页
        3.2.4 管片接头面摩擦力计算第42页
        3.2.5 管片接头抗浮计算第42-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隧道管片整体上浮计算分析第48-66页
    4.1 管片模型分析第48-55页
        4.1.1 管片模型分类第49-53页
        4.1.2 管片模型比较与选择第53-55页
    4.2 管片上浮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第55-65页
        4.2.1 模型建立第55-57页
        4.2.2 单元选择及参数设置第57-59页
        4.2.3 建模步骤及模拟过程第59-60页
        4.2.4 管片受上浮力的结果分析第60-63页
        4.2.5 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第63-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管片上浮控制分析第66-76页
    5.1 接头刚度控制第66-67页
    5.2 浆液控制第67-72页
        5.2.1 上浮力作用范围控制第68-70页
        5.2.2 上浮力控制第70-71页
        5.2.3 二次注浆控制第71-72页
    5.3 新型施工方法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陶粒细集料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双相不锈钢电弧增材制造的成形控制与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