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渗碳轴承钢简介 | 第7-10页 |
1.2.1 G20CrNi2MoA钢的基本性质 | 第8页 |
1.2.2 G20CrNi2MoA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 第8-9页 |
1.2.3 G20CrNi2MoA钢中主要化学元素的作用 | 第9-10页 |
1.3 轴承钢热处理工艺简介 | 第10-12页 |
1.3.1 现有轴承钢热处理工艺 | 第10-11页 |
1.3.2 常用热处理设备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轴承钢热处理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1.4.1 轴承钢热处理在国内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4.2 轴承钢热处理在国外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实验方法及热处理过程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15页 |
2.1.1 成分分析 | 第15页 |
2.1.2 微观组织分析 | 第15页 |
2.1.3 硬度分析 | 第15页 |
2.1.4 渗碳层深度分析 | 第15页 |
2.2 热处理过程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 第15-16页 |
2.2.2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2.3 组织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17页 |
3.轴承套圈组织性能分析及渗碳层检测 | 第17-24页 |
3.1 成分分析 | 第17-18页 |
3.2 微观组织分析 | 第18-19页 |
3.3 硬度分析 | 第19-20页 |
3.4 渗碳层深度分析 | 第20-23页 |
3.4.1 校核块的制备 | 第21-22页 |
3.4.2 轴承套圈渗碳层深度的无损检测 | 第22-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轴承套圈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4-41页 |
4.1 DEFORM软件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24页 |
4.2 热处理过程数值模拟前处理 | 第24-26页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4.2.2 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25-26页 |
4.3 热处理条件设定 | 第26-27页 |
4.3.1 工艺条件的设定 | 第26页 |
4.3.2 介质间换热系数 | 第26页 |
4.3.3 材料的物性参数 | 第26-27页 |
4.3.4 渗碳参数选择 | 第27页 |
4.4 现有工艺热处理模拟 | 第27-36页 |
4.4.1 温度场分布情况 | 第27-28页 |
4.4.2 碳浓度分布 | 第28-31页 |
4.4.3 硬度与组织分布 | 第31-35页 |
4.4.4 残余应力分布 | 第35-36页 |
4.5 冷却速度对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4.5.1 不同淬火冷却介质对组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2 不同淬火冷却介质对硬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3 不同淬火冷却介质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